母嬰健康

如何防治寶寶濕疹 孕期多吃三樣菜寶寶濕疹少

濕疹是全球嬰兒常見皮膚病。 近日, 英國一項新研究發現, 孕期常吃魚、雞和蘑菇等富含煙醯胺(維生素B3的一種衍生物)的食物, 可使寶寶濕疹風險降低三成。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研究員及其研究小組對497名孕婦的維生素攝入與色氨酸相關代謝物進行了測量和跟蹤調查。 研究人員還調查了這些女性所生孩子在6~12個月之間的濕疹發病率。 對比分析發現, 煙醯胺攝入較多的孕婦所生孩子, 一歲時濕疹發病率低三成。 另外, 母親孕期體內的鄰氨基苯甲酸(色氨酸代謝物)水準也與嬰兒濕疹風險存在很大關聯。

研究院表示, 煙醯胺能改善皮膚整體結構、濕度和彈性, 進而改變與濕疹有關的發病機制。 該研究表明, 孕婦保持健康均衡飲食, 常吃魚肉、雞肉、蘑菇、堅果和咖啡等富含煙醯胺的食物, 有助降低寶寶濕疹風險。

防治寶寶濕疹有7招

1.應儘量避免讓寶寶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

如寶寶對雞蛋過敏, 可暫時不添加。

2.如果寶寶吃母乳, 媽媽應注意不要吃易引起過敏的魚、蝦、羊肉等食物, 最好別吃辣椒等刺激性食品。

3.保持寶寶雙手的清潔, 經常幫寶寶剪手指甲。 避免搔抓, 以免感染, 濕疹十分痛癢, 寶寶常會用手抓, 抓撓會引起皮膚的細菌感染。

4.不能用鹼性強的肥皂、熱水洗患處皮膚。 因為肥皂和熱水會將寶寶皮膚表面的油脂洗掉, 使皮膚更加乾燥, 還會刺激肌膚。

5.給寶寶穿上棉質的寬大衣服, 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濕疹。 媽媽和寶寶都不要穿絲、毛織物的衣服, 以免引起或加重過敏。

6.媽媽不能擅自給寶寶用任何激素類藥膏, 因為這類藥物外用過多會被皮膚吸收, 給寶寶身體帶來副作用。

必要時, 可在醫生指導下用些抗組織胺藥、消炎、止癢、脫過敏藥物。

7.如果不能進行母乳餵養, 可以參考醫生的意見選用含有益生元的配方奶, 已有研究證明選用含有益生元的配方奶, 有助於調整嬰兒的免疫系統, 降低嬰兒濕疹, 以及避免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a.嬰兒濕疹輕者不需藥物治療, 但要注意寶寶的皮膚護理, 保持皮膚清潔, 必要時可適當使用複合維生素等藥物。

b.注意保持嬰兒大便通暢, 嬰兒濕疹發病急性期應避免預防接種, 尤其是卡介苗和流腦疫苗。

如果寶寶患上濕疹怎麼辦?

1.餵養方面:提倡母乳餵養。 為了保證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 除有明確食物加重濕疹證據外, 不必禁食奶類, 建議嬰兒期加喂蛋類輔食拖延至六個月後。

2.穿著方面:濕疹兒童穿著宜選擇棉、軟、寬鬆衣物, 避免人造纖維和毛織品直接接觸皮膚, 不用羽毛枕、被, 衣物清洗不要選用鹼性、刺激性強的洗潔劑, 洗滌時儘量漂洗乾淨。

3.皮膚清潔護理:嬰兒濕疹皮膚清潔不宜用人乳汁,

用溫涼清水輕洗皮膚即可, 沐浴液、香皂、護膚品選擇添加成分簡單、刺激性小的。 冬季減少洗浴次數, 浴後應用保濕霜, 並且要每天多次的用潤膚霜。

4.居室環境衛生:濕疹患兒居室要求涼爽、通風、清潔, 為避免屋塵蟎吸入, 建議用濕拖把清掃房間。 冬季居室應使用加濕器以提高環境濕度。

5.如果寶寶處於濕疹的急性期, 表現為彌漫性潮紅, 丘疹、水皰、糜爛、滲液、結痂。 皮損呈片狀或彌漫性, 無明顯境界, 泛發全身。 炎症明顯, 浸潤糜爛, 自覺灼熱瘙癢, 夜間哭鬧, 影響到睡眠, 則必須到醫院就診。

6.在選擇藥物方面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僅有皮膚乾燥時, 採用保濕潤膚劑, 尋找和避免刺激因素;輕-中度特應性皮炎, 外用弱中效外用糖皮質激素或鈣調神經磷酶抑制劑;中-重度特應性皮炎,

外用中強效外用糖皮質激素;頑固-嚴重特應性皮炎, 採用系統治療, 紫外線療法等。

精彩推薦:濕疹治不好可能是脾虛 多按這兩個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