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減肥

針灸減肥 警惕穴位疲勞

冬天減肥是否比夏天更好, 臨床上尚沒定論。 而對大多數人而言, 沒有必要為減肥而動用針灸, 只要加強鍛煉, 保持體重不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減肥了。 但如果你選擇了針灸減肥, 要注意哪些不良作用?
扎針過頻過狠 易產生“穴位疲勞”
劉女士做針灸減肥已有兩三個月, 效果比較明顯, 特別是這幾次, 感覺減得更快, 有時當天紮當天就能減一斤。 愛享受的她除了美容, 也常光顧自家樓下的保健按摩院, 但常年給她“松筋骨”的盲人醫師發現她身上有不少穴位沒有以前那樣有充盈觸感, 花較大的力度按下去都沒有原來反彈力度大。

據她自己反映, 那些穴位基本上都是在針灸減肥時扎針最多的地方。
專家解讀:
劉女士這種現象形象一點可稱為“穴位疲勞”, 臨床上叫做耐受性增強。 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穴位受紮過多過狠的結果。 其實有經驗的針灸師在給人們做較長療程的治療時, 不會次次都紮在同一群穴位, 而會考慮換穴位, 有意識地去避免人體產生“穴位疲勞”, 因為一旦產生耐受性, 穴位的觸感就會異常, 即使加大刺激的力度, 效果也不如前了。
雖然這種耐受性會不會對人體經絡造成影響目前現在還不好說, 但從安全角度出發, 劑量上應循序漸進, 不要因為想讓客人減得快而忽視可能產生的“穴位疲勞”。
一般來說, 特別肥胖的人減得快一點影響不大, 但一般人沒必要一下子減得太快。
應視個體差別辨證施針
李女士與單位幾個姐妹同時在廣州某知名連鎖減肥機構接受針灸減肥, 但兩三個月下來, 姐妹們都減了不少斤, 她卻只有第一月減了4斤, 隨後就不停地腹瀉, 停止針灸不到一個月, 體重反而增加了5斤多, 現在感到全身乏力, 每天無精打采, 常覺口幹心煩, 晚上容易失眠。
專家解讀:
目前針灸減肥市場火爆,多處美容機構均採用了針灸減肥方法, 但有些不在行的施針者不懂得對不同的人要先辨體質再量身定做來選擇穴位施針, 而是千篇一律地套用同一個模式, 一味採用清瀉胃火的方法, 抑制食欲, 使其長期減少進食量而達到減肥的目的。
這種方法初期可以出現體重減輕5~10斤, 但後期不但減肥效果不明顯,還可能導致肥胖反彈, 像李女士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中醫很強調人的個性化差異, 以肥胖患者為例, 有脾胃積熱、脾胃虛弱、情志失調、腎氣虛弱等多種不同情況。 因此在進行針灸治療時要及時觀察體質的變化, 補瀉兼用, 以求使人體達到陰陽協調以增強身體免疫力。 若不加判斷, 不分個體差別都紮常見的幾個穴位, 碰上對症的, 自然效果就佳, 像李女士那樣不對症的, 體質反而會受破壞, 使免疫力下降。 李女士這種症狀, 應改用章門、太白等穴以健脾利水, 有口幹心煩失眠症狀, 還可通過神經、心經穴位以滋養陰液, 達到安神的治療目的。


選擇針灸減肥要認清執業資質
目前, 不少隻持有《生活美容護理證》, 未能出示《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減肥機構也在開展針灸減肥等醫療專案, 這是不符合規定的。 小編提醒, 貪靚一族應有“安全第一”的自我保護意識, 首先要瞭解扎針的人是否持有《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執業證書》兩證。 一般來說, 若非醫療機構, 扎針都要經過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和備案。 有些美容院速成針灸師對於解剖的知識不熟悉, 對一些重要臟器和神經血管的走向也不完全瞭解, 在扎針過程中, 就可能出現意外, 嚴重的可造成內臟出血。
選擇針灸減肥的人可能因精神緊張、體質虛弱、勞累過度或施術者手法過重以及治療室內空氣悶熱或寒冷等原因發生暈針,
也即突然休克。 一旦暈針, 輕者靜臥片刻, 喝些溫水即可恢復, 同時要注意室內空氣流通, 消除過熱過冷因素。 如果仍未能緩解, 可掐人中、合谷、內關、足三裡、湧泉、中沖等急救穴。 暈針緩解後, 仍需適當休息。
有些不夠專業的施針者行針比較粗魯, 加上受施者肌肉緊張強烈攣縮, 也容易出現滯針現象。 滯針時, 針在穴位內撚轉不動, 若勉強撚轉、提插時, 會令受施者感到疼痛。 專家提醒, 這時應先消除受施者的緊張, 使其局部肌肉放鬆;或延長留針時間, 用循、攝、按、彈等手法, 或在滯針附近加刺一針, 以緩解局部肌肉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