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春季抑鬱躁狂者驟增怎麼辦

春季抑鬱躁狂者驟增怎麼辦?

俗話說“菜花黃, 癡子忙”, 每年3~5月心理疾病的發病率接近全年的一半。 昨日, 從各大瞭解到, 隨著天氣漸漸轉暖,

晝夜溫差加大, 進入心理疾病發病高峰期。

專家提醒市民, 保持良好睡眠, 有助於防止心理疾病。

心理病患增加三成

“每年一到春季, 心理病人都會大量增加, 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了, 有些老患者甚至主動來複查。 ”心理諮詢科的余金龍介紹, 今年3月以來, 該院接診的心理病病患比平時增加了三分之一, 病人多為抑鬱症、焦慮症、躁狂症等病。

此外, 廣醫二院、市等心理諮詢科的心理病患者也明顯增多。

余金龍分析, 心理疾病患者驟然增多主要和天氣的變化有關, 春天氣候多變, 陰雨比較多, 陽光又不夠充足, 人的大腦內松果體素分泌增多, 導致機體內其他激素分泌不均衡, 出現代謝紊亂, 從而使人體的認知、情感、行為和意志等異常。

再加上春節作息時間的不合理對身心造成的傷害漸漸顯露, 一年之始工作的壓力繁重, 學生中高考迫在眉睫, 心理、精神出現問題的人員就開始增多, 主要表現為患者出現睡眠障礙和情緒障礙。

保證睡眠增加運動

專家們建議, 曾經患過精神類疾病的病人, 在春季要做到堅持用藥, 切莫自行減藥、停藥, 出現情緒不好、失眠、煩躁等異常狀況, 應儘早到就診。

普通市民則要注意日常保健,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避免過度疲勞, 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不要白天睡覺, 以免打亂體內的生物鐘, 保持以往的作息時間, 午睡不宜超過45分鐘。

提高應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發現自己情緒低落時, 應注意轉移不良情緒,

鬱悶出現時不妨聽聽音樂或參加體育活動, 如爬山、跑步、打球等, 在風和日麗的天氣裡多去郊外走走, 呼吸新鮮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