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水白蠟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四川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Shuǐ Bái Là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光葉小蠟樹的樹皮及葉。 春、秋季采樹皮及葉, 曬乾備用。

【原形態】落葉或半常綠灌木, 高2~3米。 枝條多而短, 具黃色卷毛, 老枝疏生圓形皮孔。 葉對生;近革質;葉片卵狀長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 全緣, 上面光滑, 深綠色, 下面淡綠色, 疏生圓形斑點;具短柄。 圓錐花序頂生;序梗被短柔毛;花白色, 具梗;萼略呈鐘狀;花瓣4, 長橢圓形或卵形;雄蕊2;子房2室。 漿果狀核果, 近球形, 藍黑色, 基部具宿萼。 花期5~7月。 果期10月。

【生境分佈】生於低山區的路邊、林緣、溪邊土壤較深厚處。 分佈四川、廣西等地。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藥》:淡微苦, 平。

【功能主治】《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 降火。 治吐血, 牙痛, 口瘡, 咽喉痛, 濕熱黃水癢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4錢。 外用:煎水洗。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