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髕骨骨折恢復時間表

無論是在運動鍛煉的過程中, 還是在日常走路的過程中, 都應該注重對腳部骨骼的保護, 避免過度用力, 否則會對腳部的骨骼帶來損傷, 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會出現骨折的問題。 而在日常生活中出現髕骨骨折的患者人群也不在少數, 這時候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好相應的護理, 那么髕骨骨折后的最佳恢復時間表是什么呢?

一般術后48小時左右處于血腫機化期, 兩周左右處于纖維連接期, 四到六周處于原始骨痂形成期, 六到八周左右成熟骨痂期, 二到四年是骨折的塑形期。

一般情況下如果骨折愈合順利, 大約一個半月左右, 應該就有明顯的骨痂生長, 就相對來說比較結實了, 就需要積極的進行功能鍛煉, 功能鍛煉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后期只有通過積極的進行功能鍛煉, 才可以恢復正常關節的活動度和肌肉力量, 為將來的下地活動做準備。

一般要求三個月以內, 需要把關節度和肌肉力量恢復正常, 因為超過三個月以后, 關節僵硬就非常厲害了, 后期再鍛煉就比較困難, 所以說正常的功能鍛煉期, 在一個半月到三個月以內。

髕骨骨折是較常見的損傷, 以髕骨局部腫脹、疼痛、膝關節不能自主伸直,

常有皮下淤斑以及膝部皮膚擦傷為主要表現的骨折。 髕骨骨折的發生年齡一般在20~50歲之間, 男性多于女性, 約為2:1。

骨折為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所致。

髕骨骨折后關節內大量積血, 髕前皮下淤血、腫脹, 嚴重者皮膚可發生水皰。 活動時膝關節劇痛,

有時可感覺到骨擦感。 有移位的骨折, 可觸及骨折線間隙。

影像學表現:髕骨內可見橫斷或星形的X線透亮的骨折線, 由于股四頭肌腱和髕腱的牽扯, 骨折塊分離多較明顯, 骨折上段向上移位, 而下段無移位。 如股四頭肌腱沒有完全斷裂, 骨折移位較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