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推拿

腿上6條經落具體位置

每條經絡都有不同的作用, 他們控制著不同的運動。 那些穴位也分佈在經絡上, 中醫上按摩穴位對症狀緩解很有幫助。 並且這也是針灸的關鍵點, 穴位紮的准, 效果才會好。 它們的位置其實特別好記, 經絡分為陰陽兩條, 兩條經絡相輔相成。 雖然分佈很複雜, 但是可以找它們的相同點來方便記憶。

1、足陽明胃經——從頭走足, 行於面前部, 下肢外側前緣, 分六條路徑。 (便於記憶從間講)位置——起於鼻之交頞中, 旁納太陽之脈, 下循鼻外, 下行最後從足背分出, 進入大趾內側, 與足太陰脾經相接

2、足太陰脾經____從足走胸, 行於下肢內側前緣, 胸腹前面分兩條路徑。 位置_____起於大趾之端, 循趾內側白肉際, 過核骨後至大趾端至舌下的脈。 胃至心中支脈。

3、足太陽膀胱經——從頭走足, 行頭頂, 後項和北部, 及下肢後正中, 共分五條路徑。 位置——1、眼內眥至頭頂的脈2、頭頂至耳支脈最後到腳小趾外側。

4、足少陰腎經______從足走胸, 行於下肢內側後緣, 腹胸前面, 分三條路徑。 位置____起於小趾之下, 斜走足心後至足小趾和膀胱的脈, 腎至舌根直行的脈, 肺至胸中支脈, 從肺別出, 絡心, 內注胸中, 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

5、足少陽膽經——從頭走足, 行頭側面,

下肢外側正中間, 分五條路徑。 位置___起於目銳眥下抵頭角, 下耳後至腳由鎖骨上窩至第四趾端直行的脈。

6、足厥陰肝經——從足走腹胸, 行於下肢內側正中, 腹胸側部, 分三條路徑。 位置——起于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 最後從肝臟, 穿過膈肌, 上行入肺臟, 于手太陰肺經相接。

少陰陰氣最重, 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內側的最裡面。 ­

厥陰的陰氣比少陰輕, 但又比太陰重, 所以它就排在中間。 ­

太陰的陰氣最輕, 就排在最外面。 ­

太陽是陽氣最足的, 就像中午的陽光, 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側的最外面。 ­

少陽比太陽的陽氣要弱一些, 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所以排在外側的中間。 ­

陽明又比少陽的陽氣要弱, 就像黎明初現的陽光, 就排在了外側最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