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脊柱側彎的原因

脊柱側彎的出現給患者帶來了很多的麻煩, 我們應該知道一些脊柱側彎的知識, 這樣一旦自己出現了脊柱側彎的癥狀, 才能立刻判斷出來并且盡早盡快去治療脊柱側彎, 我們也要認識一些脊柱側彎的病因, 只要我們知道了脊柱側彎的病因, 就能很好的去預防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一般我們分為兩類, 一類是非結構性脊柱側彎另外一類就是結構性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治療起來比較麻煩, 所以我們還是需要做好對于脊柱側彎的預防。

脊柱側凸是一種癥狀, 有很多原因可以導致脊柱側凸, 各有特點。 為使治療有效, 應該分清種類, 有針對性治療。

脊柱側凸按照病因可以分為功能性或器質性兩種, 或稱非結構性和結構性者。

(一)非結構性脊柱側凸

1.姿勢性側彎;

2.腰腿疼痛, 如椎間盤突出癥、腫瘤;

3.雙下肢不等長引起;

4.髖關節攣縮引起;

5.炎癥刺激(如闌尾炎);

6.癔癥性側彎。

非結構性脊柱側凸是指某些原因引起的暫時性側彎, 一旦原因去除, 即可恢復正常, 但長期存在者, 也可發展成結構性側凸。 一般這種病人在平臥時側凸常可自行消失, 拍攝X線片, 脊柱骨均為正常。

(二)結構性脊柱側凸

1.特發性

最常見, 占總數的75%-85%, 發病原因不清楚, 所以稱之為特發性脊柱側凸。 根據發病年齡不同, 可分成三類。

(1)嬰兒型(0~3歲) ①自然治愈型;②進行型。

(2)少年型(4~10歲)。

(3)青少年型(>10歲~骨骼發育成熟之間)。

上述三型中又以青少年型最為常見。

2.先天性

(1)形成不良型 ①先天性半椎體;②先天性楔形椎。

(2)分節不良型。

(3)混合型, 同時合并上述兩種類型。

先天性脊柱側凸是由于脊柱在胚胎時期出現脊椎的分節不完全、一側有骨橋或者一側椎體發育不完全或者混合有上述兩種因素,

造成脊柱兩側生長不對稱, 從而引起脊柱側凸。 往往同時合并其他畸形, 包括脊髓畸形、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泌尿系畸形等, 一般在X線片上即可發現脊椎發育畸形。

3.神經肌肉性

可分為神經源性和肌源性, 是由于神經或肌肉方面的疾病導致肌力不平衡, 特別是脊柱旁肌左右不對稱所造成的側凸。 常見的原因有小兒麻痹后遺癥、腦癱、脊髓空洞癥、進行性肌萎縮癥等。

4.神經纖維瘤病合并脊柱側凸。

5.間質病變所致脊柱側凸

如馬方綜合征、先天性多關節攣縮癥等。

6.后天獲得性脊柱側凸

如強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脊柱結核、膿胸及胸廓成形術等胸部手術引起的脊柱側凸。

7.其他原因

如代謝性、營養性或內分泌原因引起的脊柱側凸。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脊柱側彎, 我們知道脊柱側彎的出現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脊柱側彎的治療并不容易, 所以我們要掌握一些脊柱側彎的知識并且做好對于脊柱側彎的預防工作, 上文詳細分析了脊柱側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