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老百姓吃油的困惑

油是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家家戶戶做菜都要用油。 但是不少因為油而烹飪出來的食物, 卻會引發一些疾病。 比如說高血壓, 高血脂, 冠心病等等。 這些疾病的發生率有一般的責任要歸咎於油的身上。 不少美眉甚至因為吃含油量較高的食物, 臉上長滿了青春痘。 由此, 很多人都不知道油應該怎麼吃。 其實, 生活當中, 老百姓存在了很多吃油的誤區。

困惑一:對於每天該吃多少沒有概念。 喬阿姨負責料理四口人的一日三餐, 對她來說, 每次炒菜放油都是憑著感覺來:“菜多了就多放點, 少了就少放點, 但至少得保證菜都不粘鍋。 ”翟鳳英說, 家中最好能有一個油的量具, 限油壺或白瓷勺都行, 這樣才會對用油多少有感觀認識。 每人每天的25克油, 如果用家中喝湯的白瓷勺來量, 就是兩勺半。

困惑二:明明做菜放油挺少, 還是得了高血脂。 翟鳳英表示, 人們在家吃飯, 油的攝入量比較好控制, 但是在外就餐就難說了。 餐館就餐, 總會有過油、油炸、淋明油多道程序, 含油量比我們想像的高得多。 此外, 有些人看似油吃得少, 但是肉類、堅果、糕點零食不少吃, 所以總脂肪攝入量還是很高。

困惑三:不知道該吃哪種油。 嚴小姐告訴記者, 超市里買油時, 各種不飽和脂肪酸、長鏈脂肪酸等專業名詞, 常讓她挑花了眼。 對此, 程義勇和翟鳳英都認為, 沒有一種油是十全十美的, 應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烹調習慣、經濟條件等, 有目的地選擇, 經常調換品種, 達到油品消費多樣化。

困惑四:吃油是不是越少越好。 魏女士有一天發現, 自己父母做菜突然一點油也不放了, 全都用水焯。 原來是看了一個電視節目說, 炒菜有種種危害, 嚇得老兩口不敢吃了。 對此, 程義勇認為, 吃油過量和不足對身體都是不好的, 尤其是老年人,

很可能因為食欲下降導致能量攝入不足。

目前, 隨著中國市民生活水準的提高, 一個人一天身體內攝入的油量在一兩左右, 這要比其他國家人均攝油量多一半。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講, 大家在吃油的時候也要進行限制, 當然, 對於油類的誤區, 相信大家也非常清楚了。 只有掌握正確的吃油方式, 才有利於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