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去看1次牙,能防10種病!頭一種就是糖尿病!

北京安貞醫院口腔醫療中心主任呂亞林

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盧燕玲

上海市同濟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陸衛青

浙醫二院骨質疏鬆專科醫師鐘麗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腎臟內科副主任醫師甘良英

航空總醫院口腔診療中心主任醫師趙強

為什麼我們推薦你定期去看牙?別小看了這一口牙!牙齒和全身的多個重要器官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去看一次牙, 能預防多種病!

1糖尿病

《美國牙科研究雜誌》有一篇文章稱:看牙就是一次早期發現自身是否存在糖尿病的機會。

因為糖尿病患者抵禦細菌的能力低,

在牙菌斑和牙石裡的細菌繁殖得也快, 也比健康人更容易患上牙周病。 而牙周病嚴重時又會影響血糖的控制, 所以早期控制牙周病, 就能控制血糖的升高。

2心梗

一項西班牙研究發現, 慢性牙周病越嚴重, 出現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也越大。

醫學界普遍把牙周病作為心血管類疾病的危險因素。 牙周致病菌及其毒素會進入血液迴圈, 入侵血管內皮, 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 研究發現在冠狀動脈斑塊、頸動脈斑塊中都能檢測到牙周致病菌。

曾經得過心肌梗死的慢性牙周病患者應當定期進行體檢, 從而盡可能避免心肌梗死的復發或惡化。

3中風

牙齦有炎症的狀態下, 日常刷牙甚至咀嚼食物的過程中,

口腔細菌隨時可能進入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 而進入血液的這些細菌含有促凝蛋白, 可能會堵塞血管和動脈, 進而增加卒中和心臟疾病的風險。

飯後漱口, 正確刷牙,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都是預防牙周病的好方法。

4胃癌

看牙還能防胃病。 有牙周病的人, 牙周袋內的細菌也會通過吞咽進入胃, 更容易患胃病。

重度牙周炎在牙周袋中會分離出四百多種微生物, 其中之一就是幽門螺桿菌(Hp), 而幽門螺桿菌是引發慢性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致病菌。

一些人的胃病反反復複, 總是不好, 這時也應考慮下是不是牙有問題。

5骨質疏鬆

牙齒好壞還能反映體內骨骼的情況。 有些病人三四十歲牙齒就脫落很多, 既不是齲齒也不是其他牙病,

這種情況建議查查骨骼, 可能是體內礦物質沉積導致牙齒中鈣、磷的品質較差, 而牙齒的品質反映出骨骼的結構不太好。

這提示我們, 一旦牙齒出現鬆動等現象, 也要想到骨骼是不是也會有問題。

6腎炎

孩子沒有退掉的乳牙長了齲齒, 家長沒有當回事, 可孩子卻因齲齒發炎被查出來腎炎。

包括牙部感染在內的一些常見感染造成的腎炎、腎病不占少數。 這提示家長, 一旦孩子出現齲齒或者牙周炎症、感冒、發燒乃至皮膚的一些感染, 要注意觀察排尿情況。 如果累及腎臟, 可能會出現尿色加深或發紅, 尿裡有泡沫, 還可能出現眼瞼或者下肢水腫。 一旦發現這些情況, 及時到醫院查查尿常規。

7舌癌

很多的舌癌患者都有一口“壞牙”。

口腔裡比較尖銳的牙齒、殘留的牙根、不良的修復等, 都是舌頭的頭號敵人, 它們對舌頭的刺激是舌癌的最主要誘因。

建議要重視口腔裡的“壞牙”, 齲齒早填補, 殘根殘冠能補就補, 不能補早日拔除, 牙周炎找准病因對症下藥, 還有那些較尖銳的牙齒, 可以去諮詢醫生是否需要磨改, 以防止損傷舌側邊緣組織。

8老年癡呆

《歐洲口腔科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 牙齒越少的人, 記憶測試的成績也越差, 尤其是對老年人來說, 剩餘牙齒較少是記憶問題的一大風險因素。

發表在《美國老年醫學協會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成果也顯示, 不是每天都刷牙的老人比每天刷牙三次的老人患上老年癡呆症的幾率增加了22%~65%,

而且這種效應在老年女性中更為明顯。

9肺炎

美國研究者發現, 定期洗牙可減少引起肺部感染的細菌數量, 從而降低人們患上肺炎的風險。 與每年去牙科檢查2次的人群相比, 從未看過牙醫的人患上細菌性肺炎的可能性要高86%。

尤其是老人, 老年人感染肺炎除了免疫力低下,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誤吸, 也就是吸入性肺炎。 老人牙齒不好, 吃東西往往嚼不爛, 導致老人口咽部的細菌較年輕人高很多。 這麼多的細菌分佈在口咽部, 也是引發誤吸感染的一個重要原因。

10早產

早產及新生兒體重偏低也與孕期牙周病有關。 牙周炎患者牙周的大量細菌產生足夠的內毒素, 並由此而啟動淋巴細胞等產生大量的炎性因數,

一旦當這些因數進入孕婦的血液迴圈, 再進入胎盤後, 對胎兒的危害並不亞於產道感染。 所以如果你有備孕計畫, 不妨也提前去看看牙。

記得每半年到一年去看一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