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九味蘆薈丸的功效與作用

中國古代很早已使用單味藥物治療疾病。 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 又學會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 經過煎煮製成湯液, 即是我們所說的方劑。 今天為大家介紹九味蘆薈丸這種方劑。

【處方】 蘆薈15克 胡黃連 當歸 龍膽草(酒浸炒)芍藥 川芎 蕪荑各30克 木香 甘草(炙)各9克

【制法】 上藥為末, 茯神糊丸, 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治三焦及肝膽經風熱;目生雲翳;瘰癘耳內生瘡, 寒熱作痛;或肝火肌體消瘦, 發熱作渴, 飲食少思, 肚腹不調;或肝疳口內生瘡, 牙齦潰爛;或牙齒蝕落, 頰腮腐爛, 發熱口渴, 飲食少用;或下部生瘡。

【用法用量】 每服30~70丸,

溫開水送下。

【摘錄】 《原機啟微》卷下

【處方】 胡黃連 黃連 蘆薈 木香 蕪荑(炒)青皮 白雷丸 鶴膝草各30克 麝香9克

【制法】 上藥為未, 蒸餅糊丸, 麻子大。

【功能主治】 治小兒肝脾疳積, 體瘦, 熱渴, 大便不調或瘰癘結核, 耳內生瘡等症。

【用法用量】 每股3克, 空腹溫開水送下。

【摘錄】 《明醫雜著》

【處方】 蘆薈半兩, 胡黃連1兩, 當歸1兩, 龍膽草(酒浸, 炒)1兩, 芍藥1兩, 川芎1兩, 蕪荑1兩, 木香3錢, 甘草(炙)3錢。

【制法】 上為末, 茯神糊為丸, 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三焦及肝膽經風熱, 目生雲翳;或瘰鬁, 耳內生瘡, 寒熱作痛;或肝火肌體消瘦, 發熱作渴, 飲食少思, 肚腹不調;或肝疳口內生瘡, 牙齦潰爛;或牙齒蝕落, 頰腮腐爛, 發熱口渴, 飲食少用, 下部生瘡。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 滾湯送下。

【摘錄】 《原機啟微·附錄》

【別名】 蘆薈丸、大蘆薈丸、小蘆薈丸

【處方】 胡黃連1兩, 黃連1兩, 蘆薈1兩, 木香1兩, 蕪荑(炒)1兩, 青皮1兩, 白雷丸1兩, 鶴虱草1兩, 麝香3錢。

【制法】 上為末, 蒸餅糊為丸, 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兒疳積, 體瘦發熱, 耳或口鼻生瘡, 或眼中生翳。 小兒肝脾疳積, 體瘦熱渴, 大便不調;或瘰鬁結核, 耳內生瘡。 下疳潰爛或作痛;及小兒肝積發熱, 口鼻生瘡, 或牙齦蝕爛。 小兒肝經積熱, 眼中生翳。

【用法用量】 蘆薈丸(《外科理例·附方》)、大蘆薈丸(《癘瘍機要》卷下)、小蘆薈丸(《古今醫鑒》卷十三)。 方中鶴虱草, 原作“鶴膝草”, 據《外科理例》改。

【摘錄】 《明醫雜著》卷六

服用九味蘆薈丸來進行治療是個緩慢的過程, 但是只要積極接受治療並樂觀應對, 肯定會有療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