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處暑養生五個注意事項 多睡一小時注意胃部保暖

處暑如何養生?一年一度的處暑時節又將要到來了, 天氣終於可以變得涼爽一些了。 那麼你知道處暑節氣如何養生嗎?你知道處暑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嗎?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您這些疑惑, 告訴你處暑五個注意事項!

一、多睡一小時

即將到來的處暑天氣由原來的炎熱漸漸轉涼了, 這個節氣就是交替的時候, 大自然將陽氣漸漸的由釋放疏泄變成了收斂, 人體體內的陰陽之氣也隨著變換而變換。 所以,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時間也要做相應的調整。

專家表示, 增加睡眠一小時, 並且保證有品質的午覺, 可以讓人保持精神, 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保存能量, 養精蓄銳。 尤其是對於老年人, 隨著年齡的增加, 老年 人的氣血陰陽俱虧, 會出現晝不精, 夜不瞑的少寐現象。 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 並且堅持午睡的好習慣, 即使睡不著, 但閉目養神也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據媒體報導, 現代研究發現, 夜間0至4點, 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中午12至13點, 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 有統計表明, 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 因此, 子午覺既有防病保健的意義, 又符合養生道理。

對於年輕人來說, 充足的睡眠可以讓學習工作更精力充沛, 同時也可以減少“秋困”的出現。

二、多吃清熱安神食物

“病 從口入”, 飲食與疾病很容易“掛鉤”。 處暑之後, 早晚溫差變化開始明顯, 腸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熱的刺激, 胃酸分泌增加, 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 抵抗力和適應性 就會隨之降低, 這時候容易出現一些腸胃病, 患有慢性腸胃病的患者, 往往會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症狀。

加之飲食不當, 這種不適的情況還會進一步加 重, 因此在飲食方面一定要謹慎。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 處暑節氣適宜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 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干貝、海帶、海 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 但這些食物一次進食不可太多, 做到少食多餐。 另外, 隨著氣侯漸漸乾燥, 身體裡肺經當值, 這時可多吃滋陰潤燥食 物, 防止燥邪損傷。 如梨、冰糖、銀耳、沙參、鴨子等養陰生津的食物, 或黃芪、黨參、烏賊、甲魚等能益氣保健的食物。

當然, 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潤燥、消熱通便的功效, 能補充人體的津液。 應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 因為這些食物會加重秋燥的症狀。

三、避免過早添加衣物

秋季養生小常識提示說,

“春捂秋凍”之意, 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 以利於收斂陽氣。 因為熱往外走之時, 必有寒交換進去。 但是, 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 以保護陽氣。 同時, 早晚比較涼了, 要注意增加衣服。

俗話說的好, 到了春天是要捂到了秋天是要凍的, 意思就是說到了秋天的時候, 人體的體溫不太太高, 這樣有利於收斂陽氣。 因為熱量的釋放會使外面的寒氣替換的身體內部。 但是到了夜晚的時候, 外出一定要多穿一些衣服, 以保護陽氣。

四、注意胃部保暖

夜寢應關 好門窗, 腹部蓋薄被, 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 以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 依照自然界規則, 秋天陰氣增、陽氣減, 對應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收, 為的就是貯存體內 陽氣。 然而, 隨著天氣轉涼, 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 早上賴床不起, 白天不愛動,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秋乏”。

正因為如此, 大家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改掉夏季晚睡的習慣, 爭取晚上10點前入睡, 以比夏天增加1小時睡眠為好, 並保證早睡早起。 另外, 適當午睡也利於化解秋乏。

五、可堅持冷水浴習慣

不管哪個季節, 堅持運動絕對是沒錯的。 入秋之後鍛煉的好處在於, 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 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 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 增加產熱, 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

但對於不同的季節, 運動的類型和強度也應該有所調整, 秋季的運動可選擇快走、登山、打球等, 對於老年人來說, 運動要以“不累”為標準。 做一些既可促進血 液迴圈、加快新陳代謝, 又可使老年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氣神。 體育運動的時間適合選在早晚, 中午由於室外天氣仍然炎熱, 因此要避免這個時間段的戶外活動。

冷水浴鍛煉必須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 如秋天氣溫逐漸降低, 人體對寒冷和冷水也逐漸適應, 一直堅持,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覺太冷。冷水浴時應循序漸進,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溫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時間由短到長。

一直堅持,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覺太冷。冷水浴時應循序漸進,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溫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時間由短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