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腎病綜合症治療方案,科學方法是這樣的

腎病綜合症的危害非常大, 很多人正在受到該疾病的困擾, 好在醫學發展到今天有了比較成熟的治療方法, 患者可以採取利尿消腫治療, 可以選擇抑制免疫反應治療等等。

1.一般對症處理

(1)休息與活動:腎病綜合徵發生時應以臥床休息為主, 在一般情況好轉後。 水腫基本消退後可適度床上及床邊活動, 以防肢體血管血栓形成。 病情基本緩解後可逐步增加活動, 緩解病情半年無復發者可考慮增加室內輕工作, 儘量避免各種感染。

(2)飲食:宜進清淡、易消化食物, 每天攝取食鹽1~2g, 禁用醃制食品, 少用味精及食堿。 發病的早期、極期, 應給予較高的優質蛋白攝入, 每天1~1.5g/kg有助於緩解低蛋白血症及所致的併發症。 對於慢性非極期腎病綜合征, 應適當限制蛋白攝入量, 每天0.8~1.0g/kg。 能量供給每天以30~35kcal/kg體重為宜。 嚴重高脂血症患者應當限制脂類的攝入量, 採用少油低膽固醇飲食。

同時注意補充銅、鐵、鋅等微量元素, 在激素應用過程中, 適當補充維生素及鈣劑。

2.利尿消腫治療

(1)噻嗪類利尿藥:主要作用于髓襻升支厚壁段和遠曲小管前段, 通過抑制鈉和氯的重吸收, 增加鉀的排泄而利尿。 常用氫氯噻嗪25mg, 3次/d口服。 長期服用應防止低鉀、低鈉血症。

(2)瀦鉀利尿藥:主要作用于遠曲小管後段, 排鈉、排氯, 但瀦鉀, 適用於有低鉀血症的病人。 單獨使用時利尿作用不顯著, 可與噻嗪類利尿藥合用。 常用氨苯蝶啶50mg, 3次/d, 或醛固酮拮抗藥螺內酯20mg, 3次/d。 長期服用須防止高鉀血症, 對腎功能不全病人應慎用。

(3)襻利尿藥:主要作用于髓襻升支, 對鈉、氯和鉀的重吸收具有強力抑制作用。 常用呋塞米(速尿)20~120mg/d, 或布美他尼(丁尿胺)1~5mg/d(同等劑量時作用較呋塞米強40倍), 分次口服或靜脈注射。 在滲透性利尿藥物應用後隨即給藥效果更好。 應用襻利尿藥時須謹防低鈉血症及低鉀、低氯血症性堿中毒發生。

3.抑制免疫與炎症反應治療

(1)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激素治療可能是通過抑制炎症反應、抑制免疫反應、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 影響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綜合作用而發揮其利尿、消除尿蛋白的療效。 使用原則是:

①起始足量;

②緩慢減藥;

③長期維持。 常用方案一般為潑尼松1mg/(kg/d), 口服8周, 必要時可延長至12周;足量治療後每1~2周減原用量的10%,

當減至20mg/d左右時症狀易反復, 應更加緩慢減量;最後以最小有效劑量(10mg/d)作為維持量, 再服半年至1年或更長。 激素的用法可採取全天量1次頓服, 或在維持用藥期間兩天量隔天一次性頓服, 以減輕激素的不良反應。 水腫嚴重、有肝功能損害或潑尼松療效不佳時, 可更換為潑尼松龍(等劑量)口服或靜脈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