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竹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呢?

竹茹在生活中比較罕見, 因為這種植物非常的名貴, 因為其藥理作用非常的明顯, 能針對性的治療某些疾病, 中醫對於竹茹的研究非常的透徹, 無論是其藥用價值還是食用價值都能夠詳細的描述, 下面就來看看竹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吧。

①治噦逆: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大棗三十枚, 生薑半斤, 甘草五兩, 人參一兩。 上六味, 以水一鬥, 煮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金匱要略》橘皮竹茹湯)

②治妊娠惡阻嘔吐, 不下食:

青竹茹、橘皮各十八銖, 茯芩、生薑各一兩, 半夏三十銖。 上五味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半, 分三服, 不瘥, 頻作。 (《千金方》)

③治婦人乳中虛, 煩亂嘔逆, 安中益氣:生竹茹二分, 石膏二分, 桂枝一分, 甘草七分, 白薇一分。 上五味, 末之,

棗肉和丸彈子大。 以飲服一丸, 日三夜二服。 有熱者倍白薇, 煩喘者加柏實一分。 (《金匱要隙》竹皮大丸)

④治產後虛煩, 頭痛短氣欲絕, 心中悶亂不解:生淡竹茹一升, 麥門冬五合, 甘草一兩, 小麥五合, 生薑三兩, 大棗十四枚。 上六味以水一鬥, 煮竹茹、小麥, 取八升, 去滓, 乃納諸藥, 煮取一升, 去滓, 分二服, 羸人分作三服。 (《千金方》淡竹茹湯)

⑤治大病後, 虛煩不得眠:半夏(湯洗七次)、竹茹、枳實(麩炒, 去穰)各二兩, 陳皮三兩, 甘草一兩(炙), 茯苓一兩半。 上為銼散, 每服四大錢, 水一盞半, 薑五片, 棗一枚, 煎七分, 去滓, 食前服。 (《三因方》溫膽湯)

⑥治傷暑煩渴不止:竹茹一合(新竹者), 甘草一分(銼), 烏梅兩枚(椎破)。 上三味, 同用水一盞半, 煎取八分, 去滓放溫, 時時細呷。 (《聖濟總錄》竹茹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