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員工爆奶牛得傳染病 飛鶴堅稱奶源安全

飛鶴乳業正陷入一場 “布魯氏桿菌”傳染病風波。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 飛鶴乳業下屬子公司——黑龍江省飛鶴甘南歐美養殖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養殖公司)出現布魯氏桿菌,

幾十名工人、600余頭奶牛陸續染病。 該報導出來後, 飛鶴奶源的安全問題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昨日(11月17日), 養殖公司員工馬光亮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當時確實有奶牛得了布魯氏桿菌病, 他本人也被感染了。

飛鶴方面在昨日提供給本報的回復中, 儘管承認有員工感染, 但表示奶源品質未受影響, 產品品質安全。

“所有的奶源都是安全的。 ”飛鶴乳業與飛鶴甘南歐美養殖有限公司聯合對外聯絡處的王女士告訴記者, 有關媒體對於飛鶴職工感染布魯氏桿菌的報導, 是個別員工與牧場之間的勞資糾紛而產生的。

員工:確實有奶牛感染了

馬光亮於2009年12月來到養殖公司,

是一名擠奶工。 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 他和其他一些員工確實感染了布病。 2010年10月左右, 在養殖場奶牛被查出得了布病後, 他和其他員工開始為奶牛接種布魯氏桿菌活菌疫苗。 他認為, 奶牛得了病之後, 才被接種布魯氏桿菌活菌疫苗, “奶牛是肯定得了病的。 ”

據馬光亮描述, 在奶牛得了布病後, “內部 (牧場)頻繁地給牛抽血, 因為得了這個病後, 就想知道有多少牛得了這個病。 ”

“我們每個月(給牛)采血一次, 而正常的是半年采血一次, 就是給牛化驗有病無病, 但是那幾個月是月月采血, 給牛體檢, 因為牛已經得病了, 他們就在給牛做預防。 ”馬光亮說, “後來控制不了, 就接種了布魯氏桿菌活菌疫苗。 ”

馬光亮還稱, 有幾個員工是在投活菌疫苗的過程中感染的,

“我和鄭曉光比較重, 我們倆都投苗(給奶牛投活菌疫苗)了。 ”

如果奶牛得病, 牧場有沒有對奶牛進行屠殺和掩埋等處理?馬光亮說, “根據我知道的, 2010年9月份確實有過對病牛的屠宰和掩埋。 ”他說, “一開始有, 後期就不知道了, 剛開始那時候少嘛, 但是七八百頭牛都是從外國引進的, 都挺值錢的。 ”

馬光亮還說, 自2010年11月到今年2月這段時間, 他瞭解的情況是, 病牛產的奶一直在供給生產線。

飛鶴:奶源、產品都沒問題

“我們所有的奶牛在進場的時候, 都會有隔離, 有檢驗, 沒有一起是有這種病菌的。 ”王女士介紹, 工廠裡有專門負責檢測布魯氏桿菌的部門。 而且, 飛鶴牧場的奶牛都是從布魯氏桿菌的淨化區澳大利亞進口的,

進來之後先會對奶牛進行隔離檢測, 確保奶牛沒有問題後, 才會引進到牧場當中來。

員工感染布病後, 會不會對奶牛進行檢測?王女士表示, “奶牛已經全部注射了疫苗, 所以不會有布魯氏桿菌這個病。 我們在工藝上已經採取了非常先進的設備, 包括奶牛的擠奶過程, 以及後期的加工過程, 完全是零接觸的。 ”

“你可以看到, 當時他們成立了一個聯合調查組, 聯合調查組對我們的工廠、奶牛進行了一系列檢驗, 最後發佈的結果是, 我們的奶源是安全的, 乳製品品質是可靠的。 ”王女士強調, “可以說每一頭牛都是健康的, 沒有問題的。 ”

至於飛鶴的產品品質, 王女士表示, “我們每一期產品, 包括合格的產品, 都會有嚴格的質檢報告,

每一批次都有, 這都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國家每個月要對企業產品進行一次抽檢, 這是從今年1月份開始的, 一直到現在, 飛鶴每一次抽檢都是合格的, 沒有任何問題。 ”

飛鶴在上述回復中稱, 上述報導“系由於個別員工與牧場之間的勞資糾紛而產生”。 針對本次勞資糾紛, 飛鶴牧業聯合飛鶴乳業成立了“牧場患病員工妥善處置小組”, 負責糾紛後續事宜。 目前, 處置小組已與患病員工溝通。 同時, 齊齊哈爾市衛生局牽頭相關專家, 與患病員工就治療問題進行了溝通。 另外, 處置小組還將逐步落實賠償事宜。 此糾紛處理有結果之後, 會及時與媒體溝通發佈。

專家:病牛奶源藏不安全因素

資料顯示, 布魯氏桿菌主要由患病牲畜傳染給人,

使人出現發熱、關節肌肉疼痛、乏力、多汗等臨床表現, 嚴重的可能導致中樞神經損傷, 引起腦膜炎等併發症。

尚普諮詢資料顯示, 該病可通過採食被病菌污染的飼草料、水、奶等多種途徑傳播, 目前的治療還沒有特效藥物, 主要以預防為主。 奶牛是布魯氏桿菌病的最易感動物, 而且很容易通過奶牛傳給人。

乳業專家王丁棉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如果奶牛被發現感染布病的情況, 要進行屠殺、掩埋等無害化處理。 檢查出來是陽性的話, “有一頭就殺一頭”;但如果是陰性的, 就沒問題了, 就是正常。

“如果不進行屠殺, 是會進行傳染的, 會被感染上。 ”王丁棉說。

王丁棉同時表示, 如果病牛繼續產奶, 生產出的乳製品也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雖然可以殺菌,但也會存在不安全因素。

生產出的乳製品也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雖然可以殺菌,但也會存在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