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喝茶失眠 就用冷水泡茶

自古以來, 人們都習慣於熱水沏茶, 認為熱水才能把茶葉的味道和兒茶素、礦物質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泡出來。 事實上, 冷水泡茶的效果一點兒也不差, 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 茶的清香、營養就會慢慢由內滲出來。 正如一首湘西民歌唱的:“冷水泡茶慢慢濃……”

所謂冷水泡茶, 就是用涼白開水或礦泉水沖泡茶葉。 上班族、開車族、登山族等, 無論走到哪裡, 只要可以買到礦泉水, 就能隨時隨地享受好喝又保健的“冷泡茶”。

週末晚上, 記者嘗試了一回用冷水泡茶, 並和熱水泡的茶做了一番比較。 記者拿出兩個相同的玻璃杯,

分別放入3克信陽毛尖, 然後各兌入150毫升的水, 只是一杯兌入的是剛燒開的熱水, 另一杯兌入的是常溫的礦泉水。 剛倒入熱水的那杯茶, 即刻茶香四溢, 喝一口, 苦味濃烈。 而倒入礦泉水的那杯茶, 靠近玻璃杯才能聞到一絲淡淡的茶香, 一口下肚, 感覺只是比礦泉水多了些許茶味兒。 放置一小時後, 再喝幾口, 茶味兒已經比較濃了, 苦苦的, 但相比熱水泡的茶, 口感清香而不濃烈, 幾分鐘後, 口中仍有茶香留存。 後來, 用礦泉水續杯, 茶味兒淡了一些, 但這杯“冷泡茶”喝起來仍然口感清香。 更讓記者意外的是, 幾杯“冷泡茶”下肚後, 記者不像往常那樣晚上一喝綠茶就半夜難眠, 而是順利進入了夢鄉。

這是怎麼回事?第二天,

記者查閱資料、諮詢專家得知, 茶葉中的咖啡因具有提神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喝茶失眠的原因, 而冷水泡茶的一大好處就是可以減少茶葉中咖啡因的浸出, 避免人們失眠。

有人曾做過試驗, 用不同溫度的水沖泡茶葉, 茶葉中咖啡因的浸出量隨水溫的下降而下降。 其中, 用100℃的水沖泡茶葉咖啡因的浸出量約為用4℃的水沖泡茶葉的1.35倍。

由此可見, 有喝茶欲望但又對咖啡因的刺激性有顧慮的人, 不妨喝“冷泡茶”, 除了可以預防失眠, 還能避免攝入過量的咖啡因而致心跳加快、鈣質流失等副作用。

雖然冷水泡茶時咖啡因的浸出量少了, 但這是否意味著兒茶素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的浸出量也會下降呢?答案是否定的。

冷水泡茶慢慢濃, 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 喝“冷泡茶”也能喝出好營養。 研究顯示, 冷水泡茶2小時後, 茶葉中的鞣酸、游離型兒茶素等水溶性成分的浸出量就會超過熱水泡的茶, 而冷水泡茶8小時後, 不溶于水的酯型兒茶素等成分的浸出量也可達到熱水泡的茶的70%左右。

此外, 研究發現, 茶葉中含有一種多糖類物質, 它既有促進胰島的作用, 又能去除血液中過多的糖分。 不過, 這種多糖類物質怕熱, 如果熱水泡茶, 就會被嚴重破壞, 而冷水泡茶則避免了這一問題。 從這點來看, 喝“冷泡茶”有助於人們控制血糖。

雖然冷水泡茶有諸多好處, 並不是每種茶葉都適合拿來泡“冷泡茶”。 專家指出, 發酵時間愈久, 茶中的含磷量相對愈高, 而冷泡茶應儘量選擇含磷量較低的低發酵茶。

以最常見的茶品來說, 綠茶發酵程度較低, 烏龍茶次之, 發酵程度較高的是紅茶、鐵觀音、普洱茶。

究竟怎樣用冷水泡茶呢?具體如下:

1.備好茶葉、冷開水、礦泉水瓶等。

2.用冷開水沖泡茶葉, 冷開水跟茶葉的比例約為50毫升比1克, 可依個人口味增減。

3.沖泡1~3小時後, 即可將茶水倒出飲用, 茶味甘醇可口。

4.未喝完的茶水可以倒入礦泉水瓶中, 擰緊蓋子, 然後放入冰箱冷藏, 不要超過24小時。

5.冷泡茶從冰箱裡取出後, 儘量在兩小時內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