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根據房間大小明智選擇加濕器

春季來臨, 北方的沙塵天氣又開始漸漸蔓延, 不少人感到室內格外乾燥, 這時候, 一個加濕器就是非常必要的存在了。 保持室內的相對濕度不但能夠有效對抗感冒、流感等春季常見病, 也能夠容易讓人感到室內的溫暖。 購買加濕器時, 不同種類的加濕器都有哪些不同的優缺點呢?

根據房屋大小選擇加濕器

由於房間的氣密性不同, 加濕器的加濕能力也會有所不同。 如果是16-18平米的小房間, 用每小時350-400毫升的加濕器即可, 如果是木制建築或面積更大, 則需使用600-700毫升的加濕器來加濕。

加濕器主要分為四種

加熱式, 這種加濕器是工作原理是使水沸騰後利用蒸汽來加濕, 與用火燒水壺裡的水的同一道理。 其加濕能力較強, 但由於加濕器口有熱蒸汽噴出, 家有小孩需要注意防止孩子被蒸汽燙傷。 另外, 這種加濕器由於要不斷用加熱棒蒸騰水分, 會消耗大量電力。

氣化式。 這種加濕器使用將篩檢程式濕潤後, 用風將水分蒸發後加濕的原理來加濕, 和用吹風機吹幹衣物是一個道理。 與加熱式相比這種加濕器消耗的電量少, 但由於吹出的風比室溫略低2度左右, 使用的人容易感到寒冷。

彌補了加熱式和氣化式兩種加濕器不足的是混合式。 其主要組成部分與氣化式相同, 但其採用的是送出溫風將篩檢程式加熱, 這樣送出的風溫度不會偏低也不會太高,

同時能夠提高加濕能力。 在消耗電量上, 雖然比氣化式多, 但比加熱式要少。

還有一種是利用超聲波振動的方式將水散成水霧, 再利用送風機將水霧擴散到房間隔出的超聲波式。 相對來說構造單純小巧, 更偏於外觀設計的美觀。 消耗電量少、無噪音是其優點, 但由於大多數都是小巧型, 對於較大的房間幾乎起不到什麼加濕作用。

加濕器使用應注意什麼?

對室內空調非常熟悉的整體系統研究所北原博幸針對正確使用加濕器提出了一些看法。 他指出, 超聲波式的加濕器容易導致室內空氣衛生問題, 他表示, 經過超聲波振動後, 自來水中含有的氯會減少, 這容易導致室內細菌的繁殖。

另外他建議, 在使用加濕器時, 應當每天換幾次水或洗滌一下加濕器。 無論是加熱式還是氣化式, 有些機器雖然內部增加了除菌功能的零件, 但為了抑制細菌的繁殖, 定期清潔加濕器和換水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 專業人士神原莉莎也指出, 加濕器的日常保養也非常重要。 她介紹, 加熱式加濕器用久了以後, 出風口會有白色的漂白粉固體凝集, 氣化式和混合式的裝水器和篩檢程式上也會有大量細菌沉積, 清洗裝水器、更換篩檢程式也是應當重視的。

加濕器放置位置也很重要

想要更好地利用加濕器, 讓加濕器的效果更好, 加濕器放置的位置就有不少學問。 如果將加濕器放在空調的出風口附近, 那麼水汽就會被空調風帶著走遍整個房間,

更有利於房間空氣的加濕。

而北原指出, “氣化式在乾燥高溫的地方加濕能力更強”, 因此, 將氣化式放在床邊等溫度低、易結露的地方是不合適的。 神原也建議認為, 用小型的加熱式加濕器, 放在桌上一個人用的話, 不但效果好, 而且能夠節約電量。 而超聲波式的加濕器如果放在臥室中床的周圍容易打濕周圍傢俱, 因此應當往高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