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慢性結腸炎的症狀和分類

慢性結腸炎簡介

慢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反復性、多發性以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為發病部位。 指直腸結腸因各種致病原因導致腸道的炎性水腫, 潰瘍、出血病變。 症狀為左下腹疼、腹瀉、裡急後重、時便下沾液、便秘或泄瀉交替性發生、時好時壞, 纏綿下斷、反復發作。 慢性結腸炎是慢性結腸通常根據致病原因分為特異性, 即有明顯原因的結腸炎, 和非特異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結腸炎。

症狀

慢性結腸炎屬於腸道疾病的一種, 是以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為發病部位的肛腸病。 慢性結腸炎的症狀有以下7大表現:

1.消化道症狀

常呈現間斷性腹部隱痛、腹脹、腹痛為腸炎主要表現。 遇冷、進油膩之物或遇情緒波動、或勞累後尤著。 大便次數增加, 日行幾次或數十餘次, 肛門下墜, 大便不爽。 慢性腸炎急性發作時, 可見高熱、腹部絞痛、噁心嘔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凍血便。

2.腹瀉

是結腸炎最常見的症狀, 多有粘液性血便、水樣便、粘液便、稀便等糞便異常。 輕者每1~2小時排便一次, 有時全為粘液膿血便或水樣便而無糞質。 潰瘍性結腸炎病人5%可有便秘, 這種情況多為之腸炎型病例, 因其便時帶有血, 常易誤認為痔出血。

3.便秘

結腸炎、直腸炎是導致便秘的原因, 從全身性代謝紊亂、神經系統疾患, 到肛門局部的細小肛裂均可引起。

4.腸出血

是潰瘍性結腸炎最初的主要症狀之一, 多數情況下血混於液體糞便中, 便時可附著於糞便外面。

5.腸炎體征方面

長期腹部不適或少腹部隱隱作痛, 查體可見腹部、臍周或少腹部為主, 有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脫肛等。

6.腹痛

慢性反復發作的病人常伴有腹痛,

多為輕度到中度痙攣性腹痛, 多在左下腹及左側腹部, 多數情況下呈陣發、短暫、輕微的腹痛、腹瀉發作時腹痛顯著, 有腹痛-便意-排便後減輕的規律。 重症病人可引起持續性劇烈性疼痛, 直腸受累嚴重多伴有裡急後重的症狀。

7.全身表現

呈慢性消耗症狀, 面色不華精神不振, 少氣懶言, 四肢乏力, 喜溫怕冷。 如在急性炎症期, 除發熱外, 可見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現。

分類

中醫分類:中醫認為結腸炎大多為濕熱壅結、脾腎陽虛、氣血兩虛、氣滯血瘀、飲食失調、勞累過度、精神因素而誘發。

(1)腹瀉型:泄瀉、大便不成型、腹痛、、粘液便、膿血便、腸鳴及排便不暢、不盡、裡急後重, 伴有消瘦、全身乏力、惡寒、頭昏等症。 (此型最易治療, 一般20-60天可根治)

(2)便秘型:大便秘結, 如羊屎樣, 排便不暢、不盡, 甚則數日內不能通大便, 有一部分患者原有長期腹瀉史, 伴有腹痛、消瘦、口幹、腹脹貧血等症, 易惡變。 (治療一般30-60天)

(3)腹瀉便秘交替型:大便時幹時稀、時有粘液、便血, 伴有腹痛、腹脹等症。 (治療一般20-60天)慢性結腸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能與某些病原體感染、遺傳基因及精神因素有關, 大多病程長, 病情纏綿難愈, 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 大便帶粘液和膿血, 患者十分痛苦, 這些症狀不是通過調理脾胃、健脾益腸就能解決的, 而應寒熱通補、健脾和中、調理陰陽, 就能從根本上治療腸炎。

西醫分類:根據致病原因分為特異性, 即有明顯原因的結腸炎和非特異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結腸炎。

特異性結腸炎常見的有痢疾、結腸結核、阿米巴痢疾、放射性直腸炎等;

非特異性結腸炎有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等。 而臨床所稱的慢性結腸炎多指非特異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