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蒲公英的功效

文章導讀

蒲公英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菊科植物。 在郊外的草地上, 經常可以看到蒲公英的身影。 尤其是秋季時, 蒲公英會把一朵一朵的小傘通過各種方式撒向四面八方, 來培育自己的後代。 蒲公英的功效能夠清熱解毒、消腫利尿。 它一般在初開花時挖出曬乾後被用來入藥, 而新鮮的蒲公英也可入藥。

蒲公英在我國各地都可看到。 在春天蒲公英剛發芽時, 人們會將它的新葉採集起來, 去苦味後涼拌, 味道獨特。 它性寒味甘苦, 歸肝、胃經, 吃了以後蒲公英的功效對身體非常有益。 舊社會時它曾經是人們經常吃的野菜種類。

蒲公英可以消腫散結, 利濕通淋, 清熱解毒。

蒲公英苦、甘而寒, 能清利濕熱, 利尿通淋, 對濕熱引起的淋證、黃疸等有較好的療效。 蒲公英用治熱淋澀痛, 常與白茅根、金錢草、車前子等同用, 以加強利尿通淋的效果;蒲公英治療濕熱黃疸,

常與茵陳、梔子、大黃等同用。

蒲公英苦寒, 既能清解火熱毒邪, 又能泄降滯氣, 故蒲公英為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之佳品, 蒲公英主治內外熱毒瘡癰諸證, 兼能疏鬱通乳, 故蒲公英為治療乳癰之要藥。

蒲公英也可與全瓜蔞、金銀花、牛蒡子等藥同用;蒲公英用治疔毒腫痛, 常與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銀花等藥同用, 如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蒲公英用治腸癰腹痛 , 常與大黃、牡丹皮、桃仁等同用;蒲公英用治肺癰吐膿, 常與魚腥草、冬瓜仁、蘆根等同用。 蒲公英解毒消腫散結, 與板藍根、玄參等配伍, 還可用治咽喉腫痛;蒲公英鮮品外敷還可用治毒蛇咬傷。

此外, 在其它方面, 蒲公英的功效也不少。 它還能夠清肝明目, 治療因肝火上升而導致的目赤腫痛。

用法是將蒲公英用水煎服即可, 一般一次吃9到15g, 如果配以菊花、黃芩等, 效果顯著。 如果起了疥瘡, 可以將蒲公英搗爛, 敷在疥瘡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