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從舌苔看疾病 舌苔黃膩為濕熱

舌頭是中醫看病的主要身體部位之一, 舌苔的變化是中醫辨別疾病的方式之一, 舌苔多少、舌苔顏色等等都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 下面我們來讓中醫教我們舌苔看疾病的方法。

舌頭的不同變化, 預示著身體的健康情況是不同的, 中醫中通過舌色、舌苔來觀察人體的健康情況, 而老人多出現的口苦、口幹, 甚至舌頭麻痹的情況, 則是許多老年病發生的前兆。 中醫表示, 正常人的舌質是淡紅色的, 如果舌質的顏色發生改變, 比如變紅、變白、變青紫, 都是不正常的表現。 如果舌苔的額色由黑變黃、由黃而白,

表示疾病逐漸好轉。

舌苔:生長得多或少都是病態

正常人的舌苔, 是薄薄的一層白苔, 仔細觀察可以看到細微的一絲一絲象毫毛樣的結構, 就如一層剛剛出土的嫩草。 無論舌苔生長得多或者長得少, 都是病態。

一、舌苔薄或者沒有

有些人, 舌面上有的地方有苔, 有的地方沒有苔, 在陰虛的小孩和有蛔蟲病的病人中, 常可看到這種舌苔。 有的人舌苔長得少, 脫得多, 舌苔過薄, 甚至沒有苔, 舌面光光的, 這也不正常, 中醫叫做傷陰。

常見不適:失眠多夢, 健忘、盜汗(入睡後出汗異常, 醒後出汗就停止)

調理方法:

1、陰虛的人應該多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 常選擇的食物如綠豆、百合、山藥、鴨肉等。

2、陰虛是惟一不用忌食冷飲的,

冷飲對陰虛有調整作用, 當然, 鼓勵多吃但也不能過度。

3、此外, 陰虛體質者還容易“上火”, 表現為性情急躁, 心煩易怒, 情緒易波動, 動不動就要來“火氣”。 所以, 陰虛者應該經常提醒自己安神定志, 保持穩定心態, 轉移不良情緒。

二、舌苔厚膩

有些人舌面上像塗了一層米糊似的很容易被刮去, 中醫稱這種舌苔為膩苔。 這些往往表示痰濕或是消化不良, 比如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 以及胃腸炎、風濕病等。

常見不適:形體消瘦、咳痰、口臭、大便不暢

調理方法:

1、適當改變飲食習慣, 多食較為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 正餐可以適當改為麵食, 如果這樣的舌苔一直都有, 最好去消化科調理腸胃。

2、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有助於腸胃的保養。

深色蔬菜含維生素C較豐富, 如青菜、韭菜、菠菜、柿子椒等。 而水果中獼猴桃、柑橘、柚子等含量也較高。

三、舌色為黃色

舌頭為黃色大多由於風寒外邪後期, 化熱入體內所致, 如果舌發黃, 黃而幹為熱傷津, 黃而膩則為濕熱。 廣東地區由於氣候高溫高濕, 尤其是到了夏季, 天氣比較炎熱, 體內熱過度十分容易產生濕毒。

常見不適:口幹(可見於糖尿病)、口渴、口苦(可見於膽囊炎), 容易出現腸胃不適, 頭和身體感覺沉重。

調理方法:

1、一般舌色黃而幹的情況需要適當補充水分, 飲食多宜改為粥品, 飯後可以適當進食水果。

2、舌黃而膩的情況就要更加注意飲食, 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 多食祛濕的食物如綠豆、冬瓜、絲瓜、赤小豆、西瓜、綠茶、花茶等。

3、出現口苦的情況可以食用土茯苓、薏米等加以調理。

四、白黃色

舌色為淡白色。 舌頭為淡白色多數是外感風寒所致, 多為早期, 而從老人的體質來說, 出現舌淡白的情況則多表示血虛或者陽虛有寒。

常見不適:後腦袋疼, 連帶脖子轉動不靈活;怕寒怕風, 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點;咳嗽、流鼻涕(鼻涕為清或稍帶黃色)。

調理方法:

1、當歸生薑羊肉湯, 有驅寒保暖, 祛除疲勞的功用。

2、多吃紅棗, 可以補血、紅潤臉色。

3、如果是風寒所致感冒, 那麼幾根蔥白再加上幾片生薑煮水有很好的效果, 可以適當添加紅糖。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中醫看舌苔辨別疾病的方法, 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