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直腸腺瘤息肉如何診斷

直腸腺瘤和息肉問題, 是必須注意積極治療的, 而且因為現在這種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有的時候你不能夠及時發現治療, 又存在癌變的可能, 所以對於我們而言, 每個人都應該對此有科學的認識和瞭解, 這樣才能夠根據情況, 利用最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 儘量避免它帶來的危害。

一、直腸指診:直腸指診頗重要, 可發現直腸及部分乙狀結腸腺瘤。 如摸到腫瘤光滑、活動、圓形、質軟、有彈性, 多提示為管狀腺瘤, 若摸到的腫瘤不光滑、分葉、扁平或廣基狀、質地柔軟, 往往提示絨毛狀腺瘤。 如腫瘤質地不均、固定、局部有結節感、表面伴有潰瘍, 則提示有惡變可能。

二、大便潛血檢查(FOB):有結直腸腫瘤家族史或有大便習慣改變者應作大便潛血試驗進行初篩, 若陽性應深入進行X線氣鋇雙對比造影及內窺鏡撿查, 以除外結直腸腺瘤及其它消化道病變。

三、放射學檢查:口服鋇劑檢查在服鋇後3~6h造影劑到達結腸後觀察。

該檢查方法有局限性, 直徑1cm以下的結直腸腺瘤, 普通鋇灌腸檢查漏診率可達80%以上, 而對直徑1cm以上者, 其漏診率在20%~50%。 既使採用氣鋇雙對比造影, 對直徑>1cm的腺瘤漏診率亦在10%~30%, 僅能顯示70%左右的較大病灶。 最易遺漏部位是乙狀結腸和盲腸。 鋇灌腸對腺瘤的大小、表面形態及其與結直腸粘膜的關糸顯示差, 其檢出率還受檢查者的經驗、技術水準的影響。 但鋇灌腸可作為結腸鏡未能完成結直腸全程檢查者的補充, 有時甚至可以檢出結腸鏡檢查也無法檢出的病灶。 在年齡較大, 一般狀態欠佳, 不能耐受結腸鏡檢查的病人, 不能忽視X 線氣鋇雙重造影的價值。 鋇灌腸與結腸鏡聯合應用,
可提高結直腸腺瘤的檢出率。

四、內窺鏡檢查:過去常用的硬乙狀結腸鏡檢查設備簡單、價格低廉、易於掌握, 但由於不易充氣, 且有對腸管推進作用而使實際觀察到的腸腔距離比鏡管的長度為短, 所以漸被淘汰。 纖維結腸鏡可檢查整個結腸直腸, 有助於結直腸腺瘤的部位、組織學診斷以及一定程度的治療, 所以應用廣泛。 此種撿查法雖然也偶有出血或穿孔等併發症, 若技術熟練, 還是安全的。

上面就是關於直腸腺瘤的一些治療和檢查介紹, 雖然說現在醫學技術比較發達, 但是很多時候一些疾病出現, 如果沒有及時發現, 即便是治療也得不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關注健康, 發現問題都應該重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