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警惕!情緒越差 越容易患胃病

●當人體出現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時, 控制胃腸活動的腦-腸軸神經反射弧易出現異常反應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原因與勞動強度過高、壓力過大導致的焦慮、緊張或抑鬱等精神因素密切相關

都市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大, 多種與壓力、情緒關係密切的疾病發病率逐年升高, “功能性消化不良”就是臨床最常見的一種。

專家指出, 在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人群中, 都市女性的比率明顯高於男性, 這跟城市生活以及工作的壓力大, 成年女性容易情緒起伏, 導致不良情緒以及焦慮、緊張的精神狀態密切相關。 尤其是大部分已婚女性, 在兼顧工作的同時還要照顧小孩, 一旦工作或生活的某方面出現不愉快, 極易滋生消極負面情緒, 在無法自我調節排遣的情況下, 身體出現一系列應激反應就會導致功能性疾病, 不可不防。

提醒:

餐後“早飽” 警惕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與胃動力不足有關, 主要症狀可分為以下兩大類:

第一類:餐後不適綜合征, 主要表現為“早飽”, 有時還伴有泛酸、噯氣、燒心、腹脹, 甚至噁心、嘔吐等症狀。 出現這種症狀的患者, 正常情況下吃一碗飯才覺得飽,

但在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的影響下, 胃部的容量敏感性提高, 吃半碗飯都可出現飽脹感, 這就是所謂的“早飽”症狀。

第二類:上腹疼痛綜合征, 此類患者每餐稍微吃多一點就胃痛。

功能性消化不良經過合理的治療可以恢復, 一般也不會遷延成器質性胃病,

給患者帶來的危害集中表現為上消化道症狀引發的不適以及可能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部分患者可能因進食減少、消化吸收效率降低而出現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此外, 由於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狀與消化系其他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潰瘍、早期胃癌等的早期症狀有相似之處, 診斷時應細心甄別、多做“排除法”。 一般來說, 若患者排除了體重明顯下降、消瘦、黑大便等消化性潰瘍、早期胃癌症狀, 體檢又沒發現貧血、黃疸、腹部包塊, 胃鏡檢查也無活動性胃炎、器質性病變, 就可確診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防治:

用藥+情緒減負

功能性消化不良發病原因與勞動強度大, 壓力過大導致的焦慮、緊張或抑鬱等神經精神因素有密切的關係。

臨床上這類患者大多都未能意識到負面情緒與自己胃不舒服之間的關係, 很多人是在醫生的引導下才逐漸看清自己的精神狀態。 因此, 在診治中, 醫生與患者保持良好溝通, 建立讓患者信任的醫患關係, 對其不良心理狀態進行有效疏通引導相當重要。

另外, 通過胃鏡、驗血等檢查排除其他器質性病變的做法, 也可消除這類患者的疑慮, 幫助他們排解消極情緒。

在壓力反復無常的情況下, 如果精神誘因不能去除,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狀就容易反復發作。 他建議, 要剔除病根, 應從培養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入手——

首先,應儘量少接觸刺激性食物(咖啡、濃茶、甜食、生冷食物等),避免不規律進食或暴飲暴食,少食多餐,選擇易消化的食物;

其次,增加身體鍛煉,例如跑步、健身等;另外,鍛煉和娛樂活動往往有助於釋放壓力、調整情緒,甚至與朋友一起去飆歌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減壓手段。

一些存在嚴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老病號由於長期未就診,胃腸動力弱,在為其情緒減負的同時,還應適當服藥增強胃動力。另外,對一些神經精神症狀比較嚴重的患者,還應考慮使用一些抗焦慮、抑鬱的藥物治療。

首先,應儘量少接觸刺激性食物(咖啡、濃茶、甜食、生冷食物等),避免不規律進食或暴飲暴食,少食多餐,選擇易消化的食物;

其次,增加身體鍛煉,例如跑步、健身等;另外,鍛煉和娛樂活動往往有助於釋放壓力、調整情緒,甚至與朋友一起去飆歌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減壓手段。

一些存在嚴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老病號由於長期未就診,胃腸動力弱,在為其情緒減負的同時,還應適當服藥增強胃動力。另外,對一些神經精神症狀比較嚴重的患者,還應考慮使用一些抗焦慮、抑鬱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