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

豆腐會降低腎功能

中醫理論認為, 豆腐味甘性涼, 入脾、胃、大腸經, 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 可用以治療赤眼、消渴, 解硫磺、燒酒毒等。

可豆腐雖好, 多吃也有弊, 過量也會危害健康……

豆腐的蛋白質含量比大豆高, 但是日本科學家指出吃豆腐過量會使腎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況下, 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質經過新陳代謝變化, 最後大部分都成為含氮廢物, 由腎臟排出體外。

但如果大量食用豆腐, 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 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 加重腎臟的負擔, 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 不利於身體健康。 豆腐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 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 營養效價較高, 因此適量吃豆腐是有益於健康的。 還有哪些壞習慣會傷腎?

很多人採用吃肉的方法減肥, 專家認為這種方法並不可取。 肉類等高蛋白質攝入會給人體健康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例如, 長期的高蛋白攝入會增加腎臟負擔, 甚至使腎臟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 並可能因此加速其老化和損害;還有, 攝入過多的蛋白質還可促使鈣從骨質中溶解, 增加鈣的丟失。

研究表明, 蛋白質攝入量每增加1克, 就會導致1.75毫克的鈣從尿中丟失。 長此以往, 將增加骨質疏鬆的發生風險, 這對肥胖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專家提示止痛藥是雙刃劍,合理使用可起到減輕疼痛的作用;但如果長期使用,特別是濫用,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目前藥物引起的腎功能不全中,止痛藥已占37%,且服藥超過3個月就可出現,其中消炎痛引起的腎損害占大多數。

專家建議未經醫生指導,千萬不可隨便用藥和加大劑量,或任意延長服藥時間。

長期反復使用同一種止痛藥物,會產生耐藥性,應及時改用其他止痛藥物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