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大腦尺寸和處理多工能力的關係

在最近的《影響因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 媒體多工功能(你知道的, 就比如你看電視時, 同時在用筆記本上網, 而且又在玩兒手機。 )是與少部分大腦灰質有關係的。

你可能會為此感到恐慌, 但在這之前你要知道, 這研究並沒證實其中一種行為會引起其他連鎖反應, 也就是說, 至少目前而言, 你的長時間養成的即時在推特上更新“八卦新聞”的習慣仍是安全的。

“我們與媒介的聯繫方式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思考方式, 而這種聯繫似乎基於一定的生物學基礎, ”新加坡杜克國立大學醫學研究生院的首席研究員白馬記蕙在一封發給赫芬頓郵報的郵件中如此寫道。 “由於這個研究的橫斷面性質, 我們無法確認是因為偏小的大腦使處理媒體多工的能力變強, 還是因為處理媒體多工而使大腦變小。 ”

白馬招募了75名精通電腦和其他多媒體設備的成年人來參加這次研究。

他們被調查到同時使用多種設備的頻繁度。 然後用核磁共振機對他們進行腦部掃描。 結果顯示那些更常處理多種媒體任務的人的大腦前扣帶皮層更加的健康, 而這個部位在幫助人們調節情緒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特別是負面情緒。

“減少前扣帶皮層中灰質的體積和啟動其活躍程度對一些有社會情緒障礙的人會起到影響作用, 比如有抑鬱症, 強迫症和成癮性疾病的人群, ”白馬解釋道。 “也與認知能力偏低有關。 ”

雖然白馬的研究不能確認多工的處理行為會使腦體積變小, 也無法確認是因為腦體積小才導致了這一行為。 可是之前的研究已經證實了這種行為對控制情緒和思想的作用,

較小的前扣帶皮層區域也被證實了會使那些能力變弱。 當然, 需要更多的實驗來證實三者之間的聯繫:媒體多工的處理, 較小的前扣帶皮層區域和感情缺失及認知控制的的關聯。

白馬計畫通過開展對多工和大腦物質之間的關係的一段較長時期的縱向研究, 以擴大研究結果, 但仍不能確定的原因。 同時, 研究的共同作者良太金井正在進行如何接觸電腦可能會改變大腦結構的研究專案。

雖然還沒有足夠的研究證明媒體多工的處理行為會導致大腦的萎縮, 但是現有的研究也足夠使你考慮考慮控制自己盯著螢幕的時間了。

其實, 如果你是想提高效率的話, 同時處理幾件事情並不會使你的工作效率變高。

心理學家兼作家蓋伊·溫奇博士指出用來形容媒體多工的更準確的詞語是“任務切換”, 因為你會從一件事切換到另一件事, 而不是同時進行兩件事, 而在這個切換過程中會消耗能量, 也會減慢你的進程。

而一旦你慢下來, 就很難再從剛才停下來的那個地方開始。 在第一次中斷前, 我們只花了平均75秒的時間在一個新任務上, 根據資訊圖表, 而在中斷後, 卻花了25分鐘撿起剛才的事情繼續做。 在全球範圍內, 這些被浪費掉的時間加起來, 每年估計約為四千五百億美元。

而損失的不僅僅是錢, 更重要的是, 你可能要付出健康方面的代價。 白馬在研究中發現, 多工的處理行為也會導致不良的健康狀況, 包括抑鬱症, 社交恐懼症,

和消極的人生態度。

如果你想把清單上的工作都完成, 更有效的方式是給自己定個目標, 制定計劃, 不要分心, 然後有規律的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