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於感恩生活的5個神話

每年的十一月我都會進行一次感恩的挑戰來幫助我實現更深刻的感恩方式。 在一篇博文中, 我探索了三種方式來説明我們回歸於更加感恩的生活。 那篇文章的評論裡有很多人表示不服氣, 說怎麼每天都保持一種感恩的狀態呢。 這吸引到了我, 因為我已經做了有關幸福感的研究, 而其中的藉口和感恩是如此的相似。 這使我想到具有幸福感的常見的神話——觀察這些神話是如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感恩當中的。

這裡有5個神話, 無論是關於幸福感還是感恩, 我們都可以分享:

1.如果你到處去感恩一切事物, 那麼人們會覺得你是盲目的, 或者充其量把你當做一個傻瓜。 切忌盲目樂觀?這個50年前的迪士尼電影形象, 我們到現在也依然把她當成傳播樂觀的原型。 這些年來, 人們都用這來諷刺一個過於樂觀或愚蠢的人。 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

當不好的事情發生的時候, 這些人從不忽略問題, 也不否認, 只是沒有把自己困在其中。 相反, 她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好的, 值得感激, 可以控制的事情上。

人們可能會把一個過分感恩的人看成傻瓜, 但我認為可笑的是他們。 就像幸福感, 懂得感恩的人更容易超越自我, 戰勝生活中遇到的悲劇。 他們只是不否認這些問題, 當不好的事情發生的時候, 他們只是不讓這些事摧毀他們而已。

2.感恩會讓你的感覺變好, 讓事情過去並消除不好的誘因。 許多人都相信, 受到激勵的最好辦法是對事情深刻的不滿和驅動。 想想那些出名的藝術家或工作狂人。 不幸的是, 科學研究證明, 不愉快的情緒會使人如此悲傷和沮喪, 因此而忽略了擺在他們面前的機會和可能性。

更糟糕的是, 他們可能讓自己的不幸福感成為另一種隱患。

現在的研究表明, 充滿感激和快樂的人更富有創造性, 充滿活力, 富有成效, 能更深刻的思考問題, 對自己的生活也有更高的滿足感。 如果你想要完成什麼事情, 不要去聘用一個不快樂的沮喪的人。 去請一個樂觀的, 每一天都在感激生活的奇跡的人。

3.在痛苦中還抱有感恩之情是不可能的。 雖然很多人認為這是句實話, 但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 事實往往相反。 面對現實吧——活的越長就越有可能面對失望和挑戰。 然而, 一旦遇到艱難的日子——並且看到那些我們仰慕的人也遇到同樣的困難——我們知道不管前路多麼艱辛, 我們都可以走到終點。

事實上, 如果你面對這個問題, 你會發現類似的好處:1)你會發現真正的朋友是誰;2)你會發現自己的應變能力有多強;3)你會發現, 大多數時候, 壞事會為你帶來積極的變化以及促使你的個人成長。

另一方面, 如果在面臨困境時我們感到不傷心, 會被很多人視為是不敏感的, 情況顯然不利。 但正如巴里·尼爾·考夫曼的期權研究所說, “社會同情只是支持和放大我們的痛苦。 幸福(和感激)的心態反而是幫助我們度過難關的最有效的工具。 ”當然, 並不是說我們要借著別人的痛苦來找到光亮。 但要記住, 感恩是不否認壞事的發生。 總是要看到這些壞事所帶來的好的一面。

4.太過感恩顯得軟弱。 充滿感恩的生活要求我們更加開放和更有容忍度,

作家博納·布朗博士說這樣的行為實際上是我們能做的一些最為英勇的事情之一。 表示感謝, 需要一個人具備開放, 包容的精神。 要求我們承認什麼是最重要的, 不要怕被人利用。 要求我們做到誠實和真實, 這需要巨大的勇氣。 布朗說, “我們不知道擁抱快樂的方式——而學到這一點的方式就是專注於感恩, 不要害怕。 ”

5.知恩圖報(和幸福感一樣)是你可以利用起來的東西……只有多去體會才能感受到。 這聽起來很傻, 但如果你仔細想想, 如果所有人都把自己的喜悅和感激之情吝嗇的藏起來會怎樣。 他們害怕通過分享這些感受就會把自己的內心暴露出來。 我之前寫到過, 關於不滿足感和稀缺性貫穿于我們的文化中那種有關陰險的信念,

這也延伸到感恩的態度上。 不要把感激之情, 像愛, 當成是一種你給得越多就會得到越多的東西, 有的人認為那是種高成本的浪費。

在我比較感恩和幸福之前, 我沒有意識到這兩個主題是如此的密切相關的。 但是, 像布朗談到在世界上發展壯大的人的結論那樣, “感恩是全心全意的生活的基石。 ”從表面上看, 很容易實現的感恩行動是理所當然的, 並假設我們正在竭盡所能的去體驗這個過程。 但是, 直到我們學會挑戰自我, 解開一些圍繞主題的思想, 疑慮和偏見, 才能完全享受到感恩為我們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