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牙齒發炎、耳垂褶皺 心臟異常,眼耳牙會報警

近期, 美國《預防》雜誌表示, 美國約有1/8的心臟病患者未被發現。 胸痛、胸悶、氣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心臟問題, 但有一些較為隱匿的症狀或疾病, 也可能是心臟病發作的提示信號, 但被我們忽視。

眼底血管病變。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陳龍告訴《生命時報》, 視網膜上的一些變化可能反映出身體其他部位的健康狀況。 比如, 眼底血管變細可能是眼底動脈硬化的表現, 這也表明患者身體其他部位, 比如心臟可能存在問題。 有研究證明, 有眼底血管病變(粥樣硬化、小動脈收縮等)的人群如果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等,

今後患冠心病和腦卒中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因此,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中老年朋友, 建議每3~6個月檢查一次眼底, 爭取提早發現問題並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耳垂皺褶。 醫學研究發現, 耳垂有對角線型皺褶, 表明存在一定心臟病風險。 耳垂對缺血相當敏感, 一旦周身動脈發生硬化, 耳垂的小動脈首先就反映出來, 形成皺紋。 所以, 建議上述人群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必要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瞼黃疣。 瞼黃疣是眼瞼表面邊界清晰的黃色或橙色斑塊, 微微高出皮膚, 上下眼瞼都可出現, 多見於40~60歲的中老年人, 這可能是血脂偏高的表現。 研究顯示, 有瞼黃疣的人與其他人相比, 發生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臟病及嚴重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也明顯增加。

因此, 患者出現瞼黃疣一定要就診, 並檢查相應的血脂指標, 評估遠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同時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控制好血壓等冠心病危險因素。

牙周炎。 研究表明, 慢性牙周炎可能增加冠心病發生的風險程度。 隨著牙周炎程度的加重, 患冠心病的危險也增大。 陳龍表示, 牙周炎的致病菌會分泌大量的毒素、酵素, 不僅能破壞牙齒及周圍組織, 還能滲透到血液循環系統, 導致動脈血管硬化等問題, 從而發生心肌梗死或卒中。 因此, 大家要注意口腔衛生, 不要覺得牙痛不是病, 應及時就醫。

慢性腎病。 有研究報告發現, 多數腎病患者因腎功能下降, 會增加冠狀動脈及全身動脈鈣化機會,

從而加劇心臟負荷。 所以, 上述人群除了要堅守健康的生活方式, 還要在醫生指導下定期評估心血管病風險, 必要時干預治療。

耳鳴。 大多數有耳鳴的冠心病患者中, 耳鳴比心絞痛先出現, 這是因為耳蝸對缺血缺氧比較敏感。 有調查顯示, 老年人長時間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等內耳症狀, 常是由於動脈硬化、冠心病、短暫性腦缺血等導致, 多數患者在出現這些症狀後的6~12個月內出現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症狀。 所以,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出現耳鳴時, 及時就醫能早期發現心臟異常。 (崔玉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