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脾氣虛的症狀有哪些

脾是人體五臟之一, 對人體非常重要。 脾氣, 為脾臟之氣, 是指脾的功能及其賴以產生的精微物質或動力。 平常的生氣、發怒就是脾氣的一種, 脾氣還是支持我們身體運轉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因素, 那麼, 如果脾氣虛會有什麼症狀?

脾氣虛的症狀:

疲勞感, 乏力, 腹脹。 舌邊齒痕, 面色黃, 多夢, 是一個比較典型的脾虛病證, 脾虛, 為中醫名詞術語。 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 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 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 或久病體虛所引起。 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 脾虛則運化失常, 並可出現營養障礙, 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濕釀痰, 或發生失血等症。

脾虛證是指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證, 其病情比較繁雜, 主要有嘔吐、泄瀉、水腫、出血、經閉、帶下、四肢逆冷、小兒多涎等臨床表現。

1.脾氣虛:

腹脹納少, 食後脹甚, 肢體倦怠, 神疲乏力, 少氣懶言, 形體消瘦, 或肥胖浮腫, 舌苔淡白。

2.脾陽虛:

大便溏稀, 納少腹脹, 腹痛綿綿, 喜溫喜節按, 形寒氣怯, 四肢不溫, 面目無華或浮腫, 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 舌苔白滑。

3.中氣下陷:

在脾氣虛見症基礎上, 有氣陷臨床表現, 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4.脾不統血:

在脾氣虛見症基礎上, 有慢性出血臨床表現, 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 除出血外, 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