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鼻子塞,治療有方法

寶寶感冒出現鼻塞咳嗽的症狀, 會讓許多家長擔心不已。 其實只要選對了治療方法, 就可以輕鬆幫助寶寶遠離病痛。 不管是蒸熏、按摩、變位元還是蔥白母乳, 都會對寶寶鼻塞的治療產生顯著的效果。 家長應該充分瞭解然後學會這些方法, 就可以輕鬆應對寶寶鼻塞問題了。

一、寶寶感冒鼻塞速效辦法

藥物滴入法多採用麻黃堿漓鼻劑, 滴人2~3滴, 療效顯著。 但這種藥有副作用, 不可長期使用。

蒸熏法

以蔥白(最好是小香蔥)一把或洋蔥3—4個, 切碎煎成熱湯, 取其蒸氣熏鼻;或將食醋燒開以鼻吸蒸氣, 療效都比較好。 》》媽媽這樣做寶寶呼吸暢通更輕鬆

按摩法

取側臥位, 左側堵塞向右臥, 反之向左臥, 然後用示示指按鼻翼兩飼的迎香穴示指~2分鐘後就可見效。

變位法

這種方法適用于嬰兒。 嬰兒鼻塞時, 常常哭鬧不停, 無法使之臥床入睡, 如果將要兒豎直抱起,

很快便會安然入睡。

二、緩解寶寶感冒鼻塞小偏方

蔥白母乳

孩子的鼻子出現堵塞的症狀, 也是可以利用傳統的方式解決寶寶的問題。 中華的傳統文化五千年, 存在很多比較可靠的古方, 這些被傳承下來的古方子, 就證明存在一定的效果了。 古方中就講到可以利用母乳蔥白幫助緩解寶寶的鼻塞現象。 母乳蔥白的製作過程並不複雜, 我們只要準備好蔥白一根, 母乳少許即可。 不過, 在實際放蔥白的時候, 考慮到寶寶年齡所準備, 我們所選擇的蔥白只取一小部分, 將其放入少量的母乳中, 微熱一會即可, 放涼後讓寶寶食用, 寶寶的感冒鼻塞就會有所好轉。

三、寶寶感冒鼻塞四個常見類型

第一型:“傷寒”型的感冒

發燒、怕冷、蓋了棉被還覺得冷, 並且伴有頭痛、鼻塞、流鼻涕的情形, 沒有咽嚨痛以及出汗的症狀, 這是屬於“傷寒”型的感冒, 常用的中藥有紫蘇葉、杏仁、荊芥、防風、桂枝、麻黃、桔梗、前胡、羌活等, 這些中藥有一個特點就是含有揮發油的成分, 揮發油可以改善周邊血液迴圈、發點汗,

達到所謂的“解表”、去風寒的作用, 其實, 也可以簡單地用姜湯來治療這一類型的感冒

第二型:“風熱”型感冒

這一類型的感冒與第一型(風寒)感冒有一點相當大的不同就是病人會有“咽喉痛”的症狀, 臨床上常見發燒症狀明顯、怕冷則相對不明顯,

一般有頭痛、鼻塞打噴嚏的症狀, 咳嗽咳出來的痰則較黏稠、甚至呈黃色, 這種感冒中醫稱為“風熱”型感冒, 可以用菊花、連翹、桑葉、金銀花、薄荷、牛蒡子等具有“天然消炎成分”的中藥來治療。

第三型:“暑濕型”感冒

高燒不退、全身倦怠、食欲不振, 甚至影響到腸胃系統(有腹瀉、嘔吐的症狀), 舌苔呈現黃色, 這一類型的感冒是屬於“暑濕型”, 在炎熱的夏季比較常見, 可以用的中藥有香薷、金銀花、藿香、佩蘭、厚樸、黃連、扁豆等具有清熱化濕作用的中藥來治療。

第四型:咳嗽較多型感冒

這一類型感冒的症狀表現以咳嗽、痰多為主, 頭痛、咽喉痛、發燒的情形則不明顯, 如果咳出來的痰是黃色的, 可以用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魚腥草、紫苑來改善,

如果痰呈白色, 則可以用萊菔子、白芥子、紫蘇子、枳實、竹茹、陳皮等中藥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