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男人過四十搓這區域壯如小夥

今天, 為男性朋友們介紹如何補腎。

雖然五臟六腑各司其職, 對身體都很重要, 但是對於男人來說, 最重視的莫過於腎臟。 它藏有先天之精, 腎氣充足的人精力充沛, 筋骨強健, 步履輕快, 神思敏捷。 但是腎臟也有會因為各種不良習慣而虛損, 如何才能補腎呢?

補腎是男人一生的話題, 腎不好人就會變得虛弱不堪, 而且在同性或異性面前都會很沒有面子。 所以很多男性都會想盡各種辦法來補腎。 其實, 補腎並沒有這麼麻煩, 直接用搓就可以。

搓腰眼

“腰為腎之府”, 腎虛的人往往伴隨腰背酸痛, 所以補腎可以按摩腰眼。

腰眼位於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3.5寸的凹陷處。 中醫認為, 腰眼居“帶脈”, 為腎臟所在部位。 腎喜溫惡寒, 經常按摩腰眼能緩解腰腿痛、坐骨神經痛、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症狀。

按摩要領:用手掌大魚際著力, 按揉腰眼2~3分鐘, 每天堅持按摩, 可治療坐骨神經痛、腰腿痛等。

還可以按住腰部, 上下摩擦, 早晚各做一次, 直到發熱為止。

搓腳心

人的腳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 它的反射區很多, 夜間用熱水泡腳不僅能促進血液迴圈, 還有助眠的作用。 除此之外, 平時搓腳心還有補腦益腎、活血通絡的療效。

按摩要領:用左手握住左腳背的前部, 右手沿著腳心上下進行搓動100次, 用力要適中, 搓至腳心發熱為止。 再換另一側腳。

還可以泡腳後進行搓腳按摩,

這樣效果更好。 不過搓完腳後一定要洗手哦!

搓耳朵

腎為先天之本, 而耳朵上的很多穴位是主宰腎臟的, 經常按摩耳朵能起到健腎養腎的功效。

按摩要領:雙手握空拳, 以拇指、食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 直至耳輪充血發熱。

雖然, 男人補腎的方法有很多, 不過按摩可以說是實惠有效的方法, 但是貴在堅持。

這6個穴位是補腎佳穴

腎為先天之本, 如果腎功能出現問題, 會誘發一系列病症。 另外, 人體陽氣的盛衰與腎與的盛衰密切相聯。 怎樣補腎、防腎虛呢?中醫專家指出, 6大養生穴位具有很好的補腎效果。

腎虛症狀總感到很困, 但卻睡不著。 好不容易睡著了, 又總是睡睡醒醒。 在飲水量正常的情況下, 每晚要起夜3次以上。

排尿無力, 淋漓不盡。 在早晨起床時出現眼睛浮腫的症狀。 在上樓梯時, 剛走到三樓就感到雙腿無力。 坐在椅子上的時間若超過兩個小時, 就會感到腰酸、腰痛。 站立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 就會感到兩腿發軟。 總想閉目養神, 不願思考問題。 頭髮大量脫落。

臨床實踐證實, 腎虛患者若經常按摩一些具有補腎功效的穴位, 常可取得很好的療效。 那麼, 哪些穴位具有補腎功效呢?

1、太溪穴

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 是腎經中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 具有很強的補益腎氣、回陽救逆的功效, 素有“腎經大補穴”、“回陽九穴之一”之稱。

很多古代醫家在面對垂危患者時, 都會在患者的太溪穴上進行針灸和推拿治療, 以搶救其生命。

在平時, 人們若能每天按揉太溪穴也能取得顯著的補腎效果。 患有痛經的女性若每天按揉此穴, 可取得較好的預防痛經發作、緩解痛經症狀的效果。

患有腎絞痛、痛風、尿酸過高及腎炎的患者若能每天按揉太溪穴, 則可取得清除腎臟中的毒素、緩解疼痛的效果。 太溪穴位於腳內踝後緣的凹陷中, 左右腳上各有一穴。

按摩此穴的方法是:用雙手的拇指或光滑的木棒用力點按此穴, 點按的力度以此穴處有酸脹、發麻的感覺為度, 可每次點按5分鐘左右。 身體虛弱的人在按摩太溪穴時, 往往會稍一用力就將此穴處的皮膚按得凹陷下去, 卻一點都不感到疼痛。 此時, 一定要持續地點按此穴穴, 直至該穴處出現明顯的疼痛感為止。

這樣才能將腎經中的氣血引到腳底的湧泉穴中去, 從而取得補腎健體的功效。

2、關元穴

中醫認為, 人體內有一種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這就是元氣。 元氣藏在腎中, 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促進人體生長發育、溫煦五臟六腑、激發人體內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治療生殖系統疾病等作用。

而關元穴就是人體內元氣的“閥門”, 能夠將元氣關在人體內, 使其不洩漏出去。 關元穴位於腹部中線上, 臍下3寸處。 按摩此穴的方法是:取仰臥位, 將雙手疊放在關元穴上, 稍稍向下施加壓力, 然後將雙手快速、小幅度地上下顫動, 直至該穴處有酸脹感為止。

3、湧泉穴

湧泉穴是腎經的重要穴位。 《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 湧泉者足心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清冽的泉水, 它來源於足下, 不斷湧出而灌溉周身各處。 對於湧泉穴的功效, 古人有歌訣雲:“三裡湧泉穴, 長壽妙中訣。 睡前按百次, 健脾益精血。 能益氣精神, 呵護三寶物。 識得其中趣, 壽星隨手摘。 ”可見, 經常按摩湧泉穴可以使人腎精充足, 耳聰目明, 精神充沛, 腰膝壯實, 行走有力。

該穴位於人體的最下端, 足底前三分之一處的凹陷中, 左右腳下各有一穴。

按摩此穴的方法是:盤膝坐於床上, 先以右手托住右足踝, 使右足底朝上, 用左手掌根的小魚際肌或拇指的指腹在右足足心的湧泉穴處進行上下、左右的摩擦推揉, 應連續揉搓200次左右, 一直按摩至足心發紅溫熱為止。 隨後, 再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左足的足心。

4、氣海穴

氣海穴被稱為人體的“元氣之海”,是人體內陽氣蒸發陰液,使陰液化生雲氣,滋潤全身的關鍵場所。古代醫家認為,經常按摩或艾灸氣海穴,可以使心火下降至腎內,腎水上升至心肺,其效果就如同使太陽升起,照耀江海一般。

氣海穴位於人體前正中線上,肚臍下1.5寸(約兩橫指)處。按摩此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點按此穴,當感到此穴處有酸脹感或有氣在此穴中上下行走的感覺時,再繼續揉按10分鐘即可,可每日按摩此穴一次。

艾灸氣海穴的方法是:將艾條點燃,懸於氣海穴上方2~4釐米處。然後將艾條呈上下鳥雀啄食狀對此穴處的皮膚進行灸灼,可每次灸灼10~20分鐘,至皮膚有較強烈的溫熱感為止。

5、命門穴

中醫認為,命門穴是人體內“命門之火”聚積的地方。經常按摩命門穴可起到強腎固本、溫腎補腎、延緩衰老、促進任督二脈的氣血運行、治療陽痿、腰痛、行走無力、水腫、耳鳴耳聾等病症的作用。

命門穴位於人體的後正中線上,兩腎之間,其位置與肚臍相平行。按摩命門穴的方法是:用雙掌摩擦命門穴,當感到該穴處發熱時,將雙掌按在腰部兩側(腎臟所在的位置)10分鐘左右即可。

6、腎俞穴

在臨床上,腎俞穴是治療腎虛的常用穴之一。此穴具有壯腰固腎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腎病、高血壓、低血壓、耳鳴、精力減退、腰痛等病症。臨床實踐證實,堅持按摩腎俞穴可取得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改善腎功能的作用。

此穴位於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左右各有一穴。按摩此穴的方法是:取正坐位,雙腳踏地,閉緊雙唇,用舌尖頂住上齶。

將雙手叉於腰間,用雙手的拇指指腹分別揉按背脊兩旁的腎俞穴,應連續揉按一百餘下,直至全身發熱為止,可於每日臨睡前按摩一次。

人們不妨常按摩以上六大穴位,不僅可補腎,還能強體養生、益壽延年。

4、氣海穴

氣海穴被稱為人體的“元氣之海”,是人體內陽氣蒸發陰液,使陰液化生雲氣,滋潤全身的關鍵場所。古代醫家認為,經常按摩或艾灸氣海穴,可以使心火下降至腎內,腎水上升至心肺,其效果就如同使太陽升起,照耀江海一般。

氣海穴位於人體前正中線上,肚臍下1.5寸(約兩橫指)處。按摩此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點按此穴,當感到此穴處有酸脹感或有氣在此穴中上下行走的感覺時,再繼續揉按10分鐘即可,可每日按摩此穴一次。

艾灸氣海穴的方法是:將艾條點燃,懸於氣海穴上方2~4釐米處。然後將艾條呈上下鳥雀啄食狀對此穴處的皮膚進行灸灼,可每次灸灼10~20分鐘,至皮膚有較強烈的溫熱感為止。

5、命門穴

中醫認為,命門穴是人體內“命門之火”聚積的地方。經常按摩命門穴可起到強腎固本、溫腎補腎、延緩衰老、促進任督二脈的氣血運行、治療陽痿、腰痛、行走無力、水腫、耳鳴耳聾等病症的作用。

命門穴位於人體的後正中線上,兩腎之間,其位置與肚臍相平行。按摩命門穴的方法是:用雙掌摩擦命門穴,當感到該穴處發熱時,將雙掌按在腰部兩側(腎臟所在的位置)10分鐘左右即可。

6、腎俞穴

在臨床上,腎俞穴是治療腎虛的常用穴之一。此穴具有壯腰固腎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腎病、高血壓、低血壓、耳鳴、精力減退、腰痛等病症。臨床實踐證實,堅持按摩腎俞穴可取得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改善腎功能的作用。

此穴位於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左右各有一穴。按摩此穴的方法是:取正坐位,雙腳踏地,閉緊雙唇,用舌尖頂住上齶。

將雙手叉於腰間,用雙手的拇指指腹分別揉按背脊兩旁的腎俞穴,應連續揉按一百餘下,直至全身發熱為止,可於每日臨睡前按摩一次。

人們不妨常按摩以上六大穴位,不僅可補腎,還能強體養生、益壽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