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的功效與作用
說起斑蝥, 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材, 那麼你對斑蝥的功效和作用瞭解嗎?它又該怎麼吃呢?現在我們就來瞭解一下。
【別名】 花斑蝥、花殼蟲
【來源】 本品為芫菁科昆蟲 南方大斑蝥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 黃黑小斑蝥 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 乾燥體 。 夏、秋二季捕捉, 悶死或燙死, 曬乾。
【性狀】 南方大斑蝥:呈長圓形, 長1.5~2.5cm, 寬0.5~1cm。 頭及口器向下垂, 有較大的複眼及觸角各1對, 觸角多己脫落。 背部具革質鞘翅1對, 黑色, 有3條黃色或棕黃色的橫紋;鞘翅下麵有棕褐色薄膜狀透明的內翅2片。 胸腹部烏黑色, 胸部有足3對。 有特殊的臭氣。
【鑒別】 取本品粉末3g, 加氯仿20ml, 振搖, 浸泡2 小時,
【含量測定】 照氣相色譜法(附錄Ⅵ E)測定。
【炮製】 生斑蝥 :除去雜質。
【性味】 辛, 熱;有大毒。
【歸經】 歸肝、胃、腎經。
【功能主治】 破血消癓, 功毒蝕瘡, 引赤發泡。 用於癓瘕腫塊, 積年頑癬, 瘰鬁, 贅疣, 癰疽不潰, 惡瘡死肌。
【用法用量】 0.03~0.06g, 炮製後多入丸散用。 外用適量, 研末或浸酒醋,
【注意】 本品有大毒, 內服慎用, 孕婦禁用。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 防蛀。
【摘錄】 《中國藥典》
【出處】 《本經》
上述這些都是關於斑蝥的一些小知識, 如果您感覺比較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的話, 不妨試一試, 相信會對身體有一個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