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如何安全食用海產品

文章導讀

春節臨近很多喜歡食用海鮮的朋友們也不會放棄在這個時候買些海產品回家過年, 但是我們在食用海產品的時候如何保證海產品的安全呢?下面我們請到了專家為我們詳細講解。

海產品中存在的化學性有害物質污染主要有獸藥、漁藥殘留, 重金屬污染及其他有機和無機化學物質污染。 獸藥、漁藥殘留主要集中在抗生素方面, 如磺胺類、喹諾酮類、氯黴素、四環素、β-內醯胺類, 抗生素污染是我國水產品養殖業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魚類養殖業中添加抗生素的目的在殺菌防腐, 但是抗生素使用不當會導致殘留。 而長期、低劑量攝入這些抗生素不僅會產生耐藥性, 還可能引起其它健康危害, 如氯黴素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包括白細胞減少、紅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 磺胺類能破壞人的正常免疫機能和造血系統。

損害人體泌尿系統, 容易在腎小管內析出結晶, 損傷腎小管引起結晶尿、血尿、蛋白尿, 重者可發生尿少、尿閉甚至尿毒癥。 四環素類藥物能夠與骨骼中的鈣結合, 抑制骨骼和牙齒的發育。 而海產品中重金屬污染最嚴重的是汞、鎘, 而且呈富集特性, 處於食物鏈越高端, 越容易遭重金屬污染。 水產品中重金屬污染趨勢為肉食性魚>雜食性魚>草食性魚, 重金屬富集部位為內臟>頭部>肌肉, 因此, 要少吃肉食性魚, 如鯊魚、金槍魚等, 並且少吃魚頭、去除內臟。 同時, 為了避免因獸藥、漁藥殘留及重金屬殘留所引發的疾病, 要在正規市場購買海產品, 並且和淡水產品輪流吃, 一次食用不宜過量, 每週食用量不要超過三次。

另外專家還簡單的介紹了一些買海鮮的小竅門:

1、不買、不吃腐爛變質的海產品;

2、食用海產品時一定要燒透, 以完全消滅嗜鹽菌;

3、生熟食品要分開, 以防交叉感染;

4、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