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倒春寒”來臨 警惕中風心梗偷襲

受訪專家/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副院長、心腦血管科主任中醫師 王清海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李朝

廣州氣溫逐漸上升, 已經有春天味道, 可這兩天, 全國大範圍大幅度降溫, “倒春寒”來了, 全省各地氣溫驟降。 心腦血管專家提醒, “倒春寒”一來, 平時血壓趨於平穩的患者, 此時血壓也會出現較大的波動。 因而, “倒春寒”更是要注意保暖, 以防被中風心梗偷襲!

忽冷忽熱, 中風心梗病人齊增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 春暖花開, 原本應是一個較為“安全”的季節, 但是“倒春寒”的到來, 卻打破了這一現狀。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副院長、心腦血管科主任中醫師王清海說, “倒春寒”的氣候特點是春天該暖的時候突然變冷, 而且反反復複, 忽冷忽熱, 這種氣候特點會對血液流動和血管收縮產生較大的影響, 從而導致血壓波動大, 甚至引發中風和心梗的危險。

王清海說, 在“倒春寒”的時候,

前來就診的高血壓患者呈現兩大特點:一是血壓波動特別大, 而且不容易控制。 二是高血壓併發中風和心梗的發生率特別高。 這種氣候打破了血壓在春天慢慢趨於平穩的規律, 而出現血壓陡然上升的現象。

驟冷易致血壓波動不穩

為何天氣不穩定的時候, 不少患者血壓突然出現大波動?究其原因, 這些患者血壓的“大起大落”與“倒春寒”的特殊天氣有很大關係。

王清海介紹, 統計表明, 60-70%的中風患者都有高血壓病史, 當血管驟然收縮時, 血壓突然增高, 對於已經存在動脈硬化或血管脆性高的患者而言, 血流對血管壁的壓力超過血管自身承受能力時, 將損傷血管內膜, 很容易形成血栓, 引起大腦血液供血不足,

發生腦梗死或者血管破裂, 出現腦出血。

因此, 對高血壓患者而言, 血壓增高除了可引起眩暈、頭痛等不適外, 最大的危害就是中風、心肌梗死。 對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 血壓不穩是非常危險的。

同理, 冠心病患者的大血管已經存在粥樣硬化, 甚至有斑塊形成, 心臟大動脈血管變得狹窄, 血流通過受限, 導致對心臟的供血不足。 如果再碰上寒冷的天氣, 血管持續收縮, 加劇了原來的狹窄程度, 血液通過更少, 心臟缺血會更加明顯。

預防

早晚注意保暖

多吃大蒜防病

王清海說, 隨氣溫的變化, 中老年人要適當增減衣服, 特別注意保暖。

需要提醒的是, “寒從腳下起”, 下肢的保暖仍非常重要, 孩子和中老年人春捂穿衣更要講究“下厚上薄”。

出門晨練最好等太陽出來後氣溫回升才進行, 避開寒冷的侵襲。

王清海建議, 在飲食上不妨適當增加大蒜、洋蔥、芹菜等味兒“沖”的食物, 對預防傷寒感冒、心臟病發作和中風都有益處, 這類食物特別是大蒜, 中醫認為, “食可疏風散寒”, 助人體殺菌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