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淋巴回流受阻症狀

淋巴回流受阻是指患者的淋巴在回流的過程當中, 因為受到了阻礙, 沒有辦法正常的回流, 血液迴圈功能也不是很正常, 在症狀的表現上面不會太明顯, 主要是經常感覺到有呼吸功能的不順暢, 或者是有輕微的噁心, 食欲不振的現象, 但是這種不會太嚴重, 只要注意休息, 合理的恢復就能緩解。

回流過程

一、淋巴不斷生成的推動力 生成淋巴液的器官是毛細淋巴管。 毛細淋巴管的始端為盲端, 其管壁由單層內皮細胞所構成。 管壁外沒有或僅有不連續的基膜。 內皮細胞之間的連接呈疊瓦狀, 即一細胞邊緣疊於另一個邊緣, 兩細胞之間的間隙有些可達0.5微米以上。 被重疊的細胞邊緣游離內垂, 形成向管腔內開放的單向活瓣。 此外, 內皮細胞外面還有系微絲附著。 系微絲借組織間隙中的透明質酸與周圍組織相連。

上述特點, 使毛細淋巴管具有比毛細血管更大的通透性。

一些不易經毛細血管通過的物質, 如蛋白質、細菌、異物、癌細胞等較易進入淋巴管內。 成人每天的淋巴液生成量約2~4升, 大致相當於全身血漿的量。 另一方面, 毛細淋巴管壁內皮細胞形成的向管內開放的單向活瓣。

只允許組織液移向管內, 而不能向外返流。 因此, 隨著淋巴液的不斷生成, 毛細淋巴管內的壓力也隨之增高, 使之成為淋巴管內淋巴液不斷前進的推動力。 此種推動力是靜息狀態時淋巴回流的主要力量。

二、淋巴管外的壓力改變 除毛細淋巴管有向管內開放的單向活瓣外, 在淋巴管內部也有很多瓣膜。 大的淋巴管中每隔數毫米就有一個瓣膜, 在小的淋巴管中瓣膜更多。 瓣膜指向心臟方向。 當淋巴管外的壓力改變時, 使淋巴管內的壓力相應改變, 從而促使淋巴內的淋巴液向心流動。 淋巴管外動脈的搏動, 肌肉的收縮, 呼吸運動時胸腔和腹腔內壓的改變等, 都能改變淋巴管外的壓力。

在淋巴管外動脈搏動過程中, 當血管擴張時,

鄰近於血管的淋巴管的壓力增大, 管內壓也隨之增大, 由此推動淋巴管內的淋巴滾向心流動;當血管收縮時, 施於淋巴管上的壓力拆出, 使淋巴管上的壓力減小, 使此處管內壓低于周圍淋巴管處的管內壓, 從而吸引始端淋巴管內的淋巴向此處流動。

這樣, 隨著淋巴管外動脈的搏動, 淋巴管中的淋巴液將節段性地向心推進。 在肌肉收縮活動中, 隨著肌肉的收縮, 可壓縮淋巴管, 從而推動淋巴液向心流動。 在臨床上, 常利用改變淋巴管外的壓力作為治療疾病或預防病變的手段, 如運用按摩促進淋巴回流, 以加速局部水腫消退等。

當然, 在運動時, 除肌肉收縮外, 肌肉血管也會擴張, 毛細血管壓會增高, 淋巴生成量會增多, 也可促進淋巴回流。 所以, 在運動時, 淋巴回流量可達靜息時的3~14倍。

在呼吸運動中, 當吸氣時胸廓擴大, 胸內壓降低, 胸腔內大靜脈的壓力也跟著降低, 可吸引淋巴幹內的淋巴液迅速流入血液迴圈, 同時, 胸廓內壓降低時, 胸導管和右淋巴管的壓力也降低,

這就增大了淋巴導管與外周淋巴管之間的壓力差, 促進淋巴回流加快。 此外, 在吸氣過程中, 膈肌下降, 腹內壓增高, 可擠壓腹腔臟器的淋巴液向胸方向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