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生兒腦積水的治療方式

新生兒可能患上的疾病非常多種, 其中有一些新生兒疾病是發病率比較高的, 例如新生兒腦積水。 新生兒腦積水的出現主要是孩子在母體時, 因為母親的飲食或者是疾病等其他原因導致, 也可能是因為生產後, 護理不當導致。 不過, 積極的治療對於新生兒腦積水才能幫助恢復。 那麼, 新生兒腦積水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嬰幼兒腦積水多在出生後數周頭顱開始增大, 一般經3~5個月方逐漸發現, 也有出生時頭顱即增大者。 臨床特別是因顱內壓增高引起頭顱進行性的異常增大, 與周身發育不成比例。 額部向前突出、眶頂受壓向下, 雙眼球下視, 眼球向下轉, 致鞏膜上部露白, 前囟擴大且張力增加, 其它囟門也可擴大, 顱骨骨縫分離, 頭皮靜脈擴張。

腦積水是腦脊液生成過多或迴圈吸收障礙, 而致腦脊液在腦室系統或蛛網膜下腔內瘀積, 並不斷增長,

壓力增高, 腦室擴大, 即為腦積水。 腦積水臨床表現, 主要為嬰兒出生後數周或數月內頭顱快速、進行性增大(正常嬰兒最早6個月頭圍(枕額)增長每月為1.2--1.3cm, 本病可快增其2--3倍), 同時頭顱骨呈圓形, 額頂凸出, 前囟擴大隆起, 顱縫哆開, 顱骨變形, 叩診“破壺聲”, 頭髮稀少, 顳額部靜脈擴張, 眼球下旋, 上部鞏膜時常暴露, 呈落日狀(目如落日)。 患兒精神萎靡, 頭部不能抬起, 嚴重者可伴有大腦功能障礙, 表現為癲癇、嘔吐、抽搐、斜視, 眼球震顫, 語言障礙, 肢體癱瘓, 共濟失調, 行走困難, 及智力發育不全等。

傳統的藥物和中醫只治標不治本, 神經靶向修復療法在2012年衛生部召開的“全國疑難病新技術、新成果推廣與應用報告會”上被提名為“神經系統疾病防治領域最有效技術之一”;該技術通過NS靶向定位治療儀精準確定治療部位,

使神經生長因數通過介入方式, 快速、有效、直接的作用於損傷部位。 啟動處於休眠狀態的神經細胞, 實現神經細胞的自我分化和更新, 並替代已經受損和死亡的神經細胞, 重建神經環路, 促進器官的再次發育。 康復人數已達到了數十萬人, 有效率93.3%。

以上就是新生兒腦積水的治療方式的介紹。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 新生兒腦積水治療方式的選擇, 需要針對病因進行, 所以要確診病因後再治療。 此外, 在新生兒腦積水的治療中, 不能忽視康復護理工作, 即注意新生兒的衛生及保暖工作, 還有飲食要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