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要生了 胎位不正怎麼辦

很多孕媽媽尤其是一些準備順產的孕媽媽在聽到“胎位不正”四個字時總會特別緊張。 其實在孕32周之前, 胎位不正是有機會進行糾正的。 面對胎位不正, 孕媽媽不必過於驚慌。

“趴著生”會讓分娩變順利 

決定順產需考慮4個主要因素:產力、產道、胎兒以及孕媽媽的精神因素。 其中, 胎位直接關係到孕媽媽的分娩方式。 胎兒的最大部分是胎頭, 正常發育的胎兒如果胎頭位置正常, 在產力的推動下, 就可順利通過產道分娩。

處在羊水中的胎兒, 受浮力影響加上頭部較大, 孕晚期時會出現頭下臀上的姿勢。

正常的胎位為頭下臀上、胎頭俯屈、枕骨在前, 這樣的姿勢可使枕部最先伸入骨盆, 使得分娩比較順利, 即“趴著生”。

胎位不正有哪幾種情況

孕28周以前, 胎兒很小, 羊水相對較多, 胎兒的活動範圍大, 位置不固定;孕32周之後, 胎寶寶長得很快, 羊水相對較少, 胎寶寶的位置相對固定。 而此時, 如果胎寶寶在子宮內沒有轉成頭部朝下、臀部朝上的姿勢, 即為胎位不正。

常見的胎位不正有以下幾種情況:

1.臀位 胎寶寶處在頭上臀下姿勢, 分娩時臀部先露, 或者腳或膝部先露的臀位, 分為單臀、混合臀和足位。

2.橫位 分娩時手臂、肩部先露。

3.複合先露胎寶寶的頭部或臀部合併上肢脫出、同時進入骨盆者為複合先露。 一般臨床上頭和手同時進入骨盆者多見,

如不糾正, 同樣不能自然分娩。

4.頭位不正 以上三種胎位是常見的胎位不正, 但有些胎寶寶雖然也是頭部朝下, 也存在胎位不正, 稱為頭位不正。

胎位什麼時候固定 

孕8月(孕32周)以後, 胎兒的增長速度加快, 孕媽媽子宮內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 這時候胎位相對固定, 且胎寶寶自行糾正的概率會變小。 胎位不正會直接影響正常分娩, 所以孕媽媽要及時糾正, 對預防難產至關重要。 孕媽媽可通過適當運動、按摩等方法來糾正, 同時也不排除出現胎寶寶通過不斷旋轉自行糾正的情況。

糾正胎位不正試試這幾個動作

胸膝臥式孕媽媽排空膀胱, 松解褲帶, 保持胸膝臥位的姿勢, 每日2次~3次, 每次15分鐘~20分鐘, 連做1周。 這種姿勢可使胎臀退出骨盆,

借助胎寶寶重心改變自然完成頭先露的轉位, 成功率70%以上。 做此運動的前提是沒有臍帶繞頸, 並且羊水量正常。 兩膝著地, 胸部輕輕貼在地上。 儘量抬高臀部。 雙手伸直或疊放於臉下。

側臥位糾正法橫位或枕後位可採取此法。 就是孕媽媽在睡覺的時候採取讓胎寶寶背部朝上的姿勢, 通過重力使胎位得以糾正, 又或者之前習慣左側臥的孕媽媽現在改為右側, 而原本習慣右側臥者現在改為左側。 具體做法是:側臥, 上面的腳向後, 膝蓋微微彎曲。 (馬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