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醫生喊你穿秋褲——冬季美麗“凍人” 當心寒氣入體

進入11月份, 已進入小雪時節, 北方很多地方溫度已降至零下, 寒氣逼人。 而許多愛美的男女卻仍舊為了追求美而衣著單薄。 殊不知, 卻因此導致寒氣入體, 罹患許多疾病。 近日, 哈爾濱市第二醫院中醫科就接診了多例因不穿棉褲惹病上身的患者。

一冷雙腿就癢 原來是“寒冷性蕁麻疹”

23歲的茵茵是個愛美的女孩兒, 儘管室外已是零下十幾度, 可她還身著一條薄皮褲在外面走動。 最近幾天, 茵茵每次上下班回來, 雙腿都被凍得冰涼, 並且奇癢無比。 用手輕輕一抓, 皮膚上就會出現一大片紅色的疹子, 這可嚇壞了茵茵,

急忙來到家裡附近的哈爾濱市第二醫院就診。 經過檢查醫生發現, 茵茵是患上了寒冷性蕁麻疹。

哈爾濱市第二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趙玉娟介紹說, 中醫認為, 寒冷性蕁麻疹屬於“隱疹”範疇, 是一種頑固性疾病。 中醫認為, 引起蕁麻疹有內、外兩種原因。 內因為稟賦不耐, 氣血虛弱, 衛外失固;外因為虛邪賊風侵襲或者是因為魚蝦、辛辣等化熱成風。 趙玉娟說, 由於空氣乾燥寒冷, 皮膚的潮濕度下降, 過敏體質的人在嚴寒的刺激下, 更容易引起寒冷性蕁麻疹。 茵茵正是平時不注意保暖, 加上自身免疫力較差, 因此才會生病。 結合寒冷性蕁麻疹發病時間長、皮膚瘀斑等症狀, 採用中醫的活血化瘀法進行治療, 能夠取得一定療效。

趙玉娟表示, 寒冷性蕁麻疹的患者, 在飲食上應格外注意。 避免辛辣刺激、魚腥發物以及油炸肥膩等食物。 “辣椒、洋蔥、咖喱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會助熱動血;魚腥發物容易生風動血化熱;油炸肥膩食物易生痰動火, 聚濕生熱, 使濕熱內蘊。 這些都有可能誘發蕁麻疹的發生。 ”趙玉娟說。 此外, 雙腿是人體的“第二心臟”。 注意腿部保暖不僅能讓人體下肢氣血循環順暢, 還能增強抵抗力, 讓人體更加抗寒。 因此, 冬季應適當添加衣物, 避免著涼。

腿部不暖反增胖 腿部也會“自我禦寒”

不穿秋褲會更美?近日, 網上的一則消息讓許多愛美人士傷了心:其實, 不穿秋褲反而會發胖。 對此, 趙玉娟介紹, 不穿秋褲發胖, 是因為人體的適應能力非常強。

當氣溫過於寒冷時, 腿部為了自我禦寒, 就會將脂肪堆積起來。 從而使皮膚逐漸變厚, 汗毛會變長、變粗。 從中醫的理論來講, 寒冷傷了人的陽氣, 陽氣虛了之後, 代謝能力就會下降。 為了禦寒堆積起來的脂肪不能及時代謝出去, 就會存留下來, 所以, 也有“十個胖子九個虛”的說法。

趙玉娟強調說, 寒冷冬季應及時增添衣物, 以防止寒氣入體。 寒氣是一種陰邪, 最容易損傷人體陽氣。 一旦“寒氣”損傷了陽氣, 會造成正常生理活動的“動力”不足。 因而怕風怕冷, 各種代謝機能有所減退, 表現出低血壓、甲減、消化不良等病症。 不同的“寒氣”代表著不同的致病機理。 體內進入“寒氣”, 會引起冠心病、腦出血、支氣管炎、肩周炎、風濕類風濕等許多疾病。

如果經常感覺虛弱、疲勞、手腳冰涼、怕冷等, 就要引起注意, 自己的體內可能有了寒氣。 趙玉娟提醒, 寒氣最易從頭頂、口鼻、肚臍、背部、腳底等處侵入, 因此在寒冷季節, 應特別注意這幾處的保暖。

趙玉娟還建議, 可以通過食療祛寒, 多吃紅糖、生薑、羊肉、蘿蔔等食物, 以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 中醫強調“無擾乎陽, 早臥晚起, 必待日光”。 在寒冷的冬季, 不要因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 趙玉娟建議, 冬季應保證充足的睡眠, 有利於陽氣潛藏, 陰精蓄積。 同時, 衣著過薄、室溫過低也會耗損陽氣, 每晚可試試用生薑水泡腳以使腿部保暖。

生薑水泡腳 有助於腿部保暖

趙玉娟介紹說, 生薑屬於辛溫解表藥,

有祛寒解表的作用, 而且毒副作用較小。 現代研究認為, 生薑能夠刺激毛細血管, 改善局部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薑泡腳。

需要注意的是, 用生薑泡腳並不是將生薑放入熱水中泡一會兒, 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薑(約為中等大小的薑半塊), 將其拍扁, 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 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 煮好後, 將全部姜水倒出, 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覺到燙為宜)。 趙玉娟解釋說, 生薑中的藥用成分有許多是揮發性物質, 因此蓋上鍋蓋煮可以避免其揮發。

一般成年人一次用來泡腳用半塊薑就夠了。 如果泡腳用的水量較多或是怕冷的症狀比較重, 可酌情增加薑的用量。

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 最好邊泡邊搓雙腳。 用生薑水泡腳一段時間後, 怕冷的症狀一般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記者 衣曉峰 通訊員 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