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桶泡澡的危害
有些人們總是會選擇用浴桶來泡澡, 其實只要是正常使用一般都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的危害, 但是必須要注意泡澡的時間, 不宜過長, 而且也不要把全身都泡在水里面, 這是會對自己的心肺功能造成一定的壓迫, 還有一些身體狀況不是很好的人們也不要使用過高的水溫, 防止心跳加速。
泡澡時間要根據水溫而定, 特別對于健康狀況不太好的人。 超過40℃的熱水, 很多人不能長時間浸泡。 42℃以上的水溫最多泡3-5分鐘, 40℃可以泡10分鐘, 37℃到39℃的溫水, 可以泡20-30分鐘。
健康狀況不太好的人, 泡澡時盡量不要全身泡在水里, 測量顯示, 一個成年人讓熱水沒到肩膀時, 全身承受的水壓會達到500公斤左右。 這可能會讓人感到心臟和肺部不舒服, 身體也有負擔。 可以把身體浸泡到肋骨部位, 讓心臟和肺部露出水面。 水溫的加熱作用, 可以激發“體內循環恒定”系統, 促進血液循環。
身體健康的人, 泡澡時可以全身浸入水下, 身體的排水量使得體重變輕, 緩解肌肉緊張, 身心也會得到放松, 可以改善睡眠。
中暑是因高溫引起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和水、電解質紊亂為特征的疾病。
很多人以為, 中暑是夏天在太陽下暴曬才會發生的事, 其實冬天泡澡也可能發生。
冬天寒冷, 很多人喜歡泡澡。 在公共浴室, 洗浴時間太長會感到胸悶、呼吸急促、頭暈、甚至暈厥。 這與中暑原理一樣, 浴室門窗緊閉, 室內濕度高于外界, 開始人體很舒適, 肌肉放松, 長時間處于其中, 皮膚毛細血管擴張, 大量血液流于體表, 回心血流量不足, 心臟排血量減少, 造成體內器官供血不足, 可能發生暈厥和其他意外。
若想在浴池泡澡, 最好先在溫池洗浴, 然后過渡到熱池。 入水要緩慢, 先從下肢開始, 循序漸進。 飯后不要馬上洗澡;浴室要注意通風;經期、孕期、饑餓、酒后均不宜泡澡;洗后30分鐘內要適當進食。
泡澡“中暑”, 應將患者轉移到通風且涼爽處, 給患者口服淡鹽水;有高血壓、冠心病者, 若胸悶、氣急, 可按壓人中穴、服速效救心丸, 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