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越挫越勇”確有科學依據

誰沒遇到過點失敗呢, 誰又在經歷失敗的時候沒聽過經典的安慰呢。 如果中國有“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諺語, 西方就有尼采的名言“任何不能摧毀你的東西, 都將使你變得更加強大”。 當然, 在失敗的當下, 我們可能沒有聽進去這些忠告, 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的“助威”。 這不, 科學根據來了:挫折的確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尤其是對於那些從事運動的人來說。

經歷<3件負面情況

心律和血流量降低, 影響發揮

經歷3-13件負面情況

心率以及呼吸狀況表現得最好

經歷>13件負面情況

心律和血流量降低,

影響發揮

發現 遇到的挫折多競技表現好

尼采的名言在運動界中確實是一條真理, 根據專家的說法, 經歷過父母離異、財務問題或是經受過嚴重的傷害, 事實上都會有轉機。 一項新研究顯示, 那些在個人生活中遭遇過逆境的運動員, 面對壓力時表現得更好。 當然, 遭遇的困難也是有限度的, 不能真達到快“摧毀”一個人的程度, 事實上, 那些已經被逼到“絕望”邊緣的選手們就處於劣勢了。 這項研究是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的運動心理專家穆斯塔法·薩卡爾博士進行的, 研究發現, 那些在生活中遇到比較多(中等)到很多(高等)負面情況的人, 面對競技體育時能夠更好地適應。 結果顯示, 那些生活中經歷過3到13次負面狀況的人,

表現要遠遠好過其他經歷更少或者更多的人。 這項研究表明, 艱難的心理體驗會在身體上體現出好處。

實驗 記錄選手負面狀況和積分

薩卡爾在這次研究中請來了諾丁漢特倫特大學、格羅斯特郡大學、南威爾士大學和埃塞克斯大學的共100名學生。 在記錄他們休息時的心血管功能狀態前, 參與者們事先進行了“備案”, 分別記錄了他們曾經經歷過的負面情況以及次數。 這一系列的負面情況包括家庭成員的去世、受到歧視的經歷, 以及遭遇過事故或者被襲擊等。

之後, 這100名運動員收到了關於要求他們投擲飛鏢的指令, 目的是讓他們增加壓力。 不僅如此, 研究人員還告訴參與者他們將參加一場比賽,

表現最好的前5名選手會獲得獎勵, 而表現最差的5名選手則要接受“採訪”來談談心得。 為了進一步增加壓力, 所有選手的成績都要展示在積分榜上, 而他們還被告知自己的上場表現會被錄下來, 該視頻還會展示給自己的同齡人。

在參與者還沉浸在剛剛領到的指令和任務時, 研究人員再次記錄下了他們的心血管功能狀態。 之後, 這些參與者各完成了一份調查問卷, 目的是評估他們對任務要求的看法, 以及他們感覺該如何應對。 結果顯示, 經歷過比較多(4到7件)負面情況的參與者, 他們的心率以及呼吸狀況表現得最好。 此外, 經歷過3到13件負面情況的參與者表現也不錯。 而那些經歷的更少(少於3件)或者閱歷太過豐富(超過13件)的參與者則進入到了一種“威脅”狀態。

這種狀態限制了血液流動, 降低了心臟的活動和血流量, 這些參與者的表現也受到了阻礙。

拓展 逆境運動員可能更易成功

研究人員認為, 適當的負面生活經歷可以讓這些參與者認為未來的任務並不是那麼苛刻, 或者有自信有能力去應付挑戰。

專家們認為, 這個過程有助於培養心理上的一種“挑戰狀態”, 這種狀態下血液會流向大腦和肌肉。 “這不同於我們認為的負面生活經歷會增加產生心理問題的風險。 研究表明, 暴露在一些負面的個人經歷中會收穫‘一線希望’。 ”薩卡爾說, “這些人在未來遇到壓力環境時可能會收穫回報, 他們可能並不認為壓力環境是有多麼苛刻,

或者他們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認為自己在面對逆境時能夠應付自如。 ”

雖然遇到困難我們會變得更強, 但是薩卡爾也提醒不要刻意“製造”太多困難。 而在遇到困難時, 周圍的人也不要一味的激發保護心理, 適當地讓選手經歷一些困難比一味地護犢子要好得多。 “雖然我們不鼓勵一定要經歷負面情況, 但是教練和其他參與訓練的人應當避免為運動員提供‘庇護’, 而是適當地、循序漸進地讓他們遇到的挑戰變得更易接受。 ”

研究人員還建議, 在物色未來有可能表現出色的運動員時, 可以考慮那些經歷過逆境的選手, 他們在高壓環境下會表現得更好。 格羅斯特郡大學運動心理學講師李·摩爾博士補充道, 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

運動員應該改變思維方式, 將他們在運動以外的逆境經歷視為成長的機會, “這可能會幫助他們在未來的競技體育壓力中取得成功。 ” (陳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