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九成1型糖友視網膜病變

廣州日報訊(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李曉姍)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 由廣東省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聯合廣東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及廣東省醫師協會內分泌科醫師分會開展的“藍光行動”11日在廣州塔啟動。 據悉, “藍光行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圍繞“聯合國糖尿病日”開展的大型糖尿病防治宣傳行動。

1型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變率高達86%

廣東省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李延兵介紹, 今年“聯合國糖尿病日”的宣傳主題是“著眼糖尿病”。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統計,

2013年全球有3.82億例糖尿病患者, 中國是全球20~79歲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 擁有9800萬糖尿病患者。 在我國, 視網膜病變在糖尿病患者人群中的患病率高達24.7%~37.5%。 其中, 在2型和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分別為40.3%和86%, 威脅視力的視網膜病變分別占8%和42%。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無症狀

廣東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嚴勵介紹,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導致的視網膜微血管損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變, 是一種影響視力甚至致盲的慢性進行性疾病。 她指出,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可能無任何自覺症狀, 隨著病變發展, 可引起視力下降、視物變形、眼前黑影飄動和視野缺損等症狀, 最終導致失明。 “血糖、血壓、血脂”是視網膜病變發生的3個重要危險因素,

同時, 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還與不良嗜好有關, 例如吸煙、飲酒也會增加發生率。

糖友進行劇烈運動容易導致眼底出血

廣東省醫師協會內分泌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南方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薛耀明指出, 預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重點是要進行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 “良好的血糖、血壓、血脂控制, 可以幫助阻止視網膜病變發生, 減緩增生期病變發展進程, 特別應注意在糖尿病早期進行良好的血糖控制。 ”

他強調, 糖尿病患者應重視視網膜病變的篩查, 通過眼底照相、眼底鏡檢查或眼底螢光血管造影檢查, 及早發現是否有視網膜病變。 “對於1型和2型的糖尿病, 開始篩查視網膜病變以及複查的時間安排也有所不同。

” 薛耀明建議, 青春期前或青春期診斷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青春期後(12歲後)開始檢查眼底, 之後應每年複查, 青春期後發病的患者一旦確診即進行視網膜病變篩查。 對於2型糖尿病應在確診時開始篩查眼底病變, 每年複查一次, 可使失明發生率降低94.4%。 對於女性糖尿病患者應在妊娠前或妊娠初期3個月開始篩查。

他還指出,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飲食中的蛋白質供應要充足, 攝入量要與正常人相當或稍高。 合理控制總熱量, 減少脂肪攝入, 食物中要富含食物纖維, 碳水化合物不宜控制過嚴。 可以適當加強體育鍛煉, 增強體質, 但不能進行劇烈的體育運動, 否則容易導致眼底出血, 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