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兒按摩法 增強體質沒問題

增強寶寶體質是預防疾病最好的辦法。 尤其是在春天, 寶寶特別容易生病, 許多醫生認為, 使用藥物或保健品並不是增強孩子體質的最佳方法, 那麼除了在飲食和衛生上要注意以外, 家長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增強小寶寶的體質呢?下面推薦各位家長嘗試“五部”小兒按摩法, 增強寶寶體質沒問題!

一、五部位按摩

給寶寶按摩建議先從寶寶的臉部開始。 在進行四肢按摩時, 可以先將緊繃、僵硬的手臂輕輕甩動, 讓寶寶放鬆, 並且輕言細語。

1.臉部按摩

指上蘸適量嬰兒油或潤膚乳液, 從寶寶前額中心處用雙手拇指往外推壓,

劃出一個微笑的形狀。 接著, 在寶寶眉頭、眼窩、人中、下巴等處, 溫柔的重複相同的動作。 此法可以舒緩寶寶因吸吮、啼哭造成的緊張感。

2.胸部按摩

將雙手放在寶寶胸部中央, 順著肋骨輪廓往兩旁推壓, 畫一個心形, 最後返回中央。 按摩時雙手要緊貼寶寶的身體。 此法可以使寶寶呼吸順暢。

3.四肢按摩

將寶寶的小手(腿)抬高, 輕壓腋下數次。 雙手圍繞寶寶的手臂(腿), 輕輕揉捏, 並朝相反方向上下移動。 雙手手掌夾住小手臂(腿)上下搓滾。 此法可以增強寶寶的靈活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

4.腹部按摩

用手掌的外端(朝向自己)輕撫寶寶的腹部, 兩手交替做搖槳般的動作。 用指尖在寶寶腹部由左向右漫步。 用右手在寶寶腹部由上往下畫一個“I”,

由左至右畫一個側寫的“L”, 由左至右畫一個倒寫的“U”。 做這個動作時, 可同時對寶寶說:“我愛你!”此法可以幫助寶寶排氣, 緩解便秘。

5.背部按摩

以寶寶的脊椎為中分線, 雙手放在兩側, 往相反方向重複移動, 從背部上方按摩至臀部再回到肩膀。 此法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

最後要提醒家長的是, 不管採用哪種按摩方法, 都要注意父母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輕, 以免傷害寶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同時還要看寶寶的情緒, 如果他不情願, 就不必勉為其難。

二、預防感冒、健脾益胃、調理五臟的按摩法

下面為家長們介紹三種推拿方法, 幫助小兒強身健體, 增強食欲, 調理五臟。

預防感冒法:

操作者先將雙掌對合,

來回快速搓摩, 使之發熱, 然後迅速推擦小兒面頰20~30次, 注意用力應輕快柔和, 或推摩前事先塗抹適量爽身粉。 用食指揉迎香穴(位於鼻翼旁0.5寸)1 分鐘, 推擦胸背各3~5遍, 按揉合穀穴(位於手背, 第一、二掌骨之間, 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1分鐘, 揉外勞宮穴(握拳, 位於中指尖下)100次。 這種方法能起到宣肺利竅, 固表通陽, 預防感冒和支氣管炎的功效。

一般每日操作1~2次, 但父母應注意保持室內溫暖, 按摩完畢立即給孩子穿好衣服。

健脾益胃法:

先囑小兒仰臥位, 操作者以中指按揉臍上4寸的中脘穴3分鐘, 摩腹3分鐘;然後改為坐位, 施搓摩脅肋2分鐘;最後取俯臥位, 在小兒背腰部捏脊3~5遍, 重點在脾俞穴(位於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胃俞穴(位於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等部位用力向上提拿;再按揉雙側足三裡穴(位於髕骨下緣下3寸,

脛骨前脊外一橫指處)1分鐘。 本法能健脾益胃, 增進食欲, 強身健體, 促進發育。

一般在空腹時施術操作, 每日1次, 10次為1療程。

按摩五個小指頭調理五臟法:

小兒特定穴位以雙手居多, “小兒百脈匯於雙掌”。 五個指頭分別對應人體的五臟, 即五經:拇指—脾經;食指—肝經;中指—心經;無名指—肺經;小指—腎經。 故可以通過按摩小兒手指調理五臟, 用手上穴位維護小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