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常用嬰幼兒退燒方法 看看你錯了嗎?

嬰兒的發燒, 對於家庭成員千萬不要忽視, 因為有很多的孩子, 就是因為孩子的發燒, 沒有得到儘快的治療, 造成胎兒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所以很多的家庭, 就想具體瞭解一下, 常見嬰幼兒退燒方法, 是哪些不適合孩子的?你可以對以上內容瞭解後, 對最常用的嬰幼兒退燒方法, 有一個具體的認識。

1.捂汗退熱。 ×

用被子捂著發汗。 對成人來說, 這樣做有時候確實有效, 但對寶寶是不適合的。 首先寶寶發燒體溫本來就高, 再捂就不利於散熱, 降溫, 為什麼說中暑了發燒了衣服不要穿那麼多, 不利於降溫, 散熱是同一個道理。 若寶寶出汗過多, 還容易脫水。 一定要多補充水分。

2.用酒精(或白酒)退熱。 ×

酒精擦浴是一種簡便有效的退熱方法, 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酒精擦浴降溫對寶寶的副作用較大。 嬰幼兒皮膚嬌嫩, 毛細血管豐富, 酒精擦身對寶寶的皮膚刺激比較大,

還有可能經皮膚大量吸收入人體血液中, 造成酒精中毒症狀(俗稱醉酒)。 酒精還是一種過敏源, 酒精擦浴對某些寶寶可能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 故不建議用這種方法給寶寶降溫。

3.用抗生素退熱。 ×

有的媽媽一見寶寶發熱就以為是嗓子發炎了, 馬上給寶寶口服消炎藥, 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 常見感冒有80%是病毒引起的, 所以抗生素是無效的。 長期濫用抗生素, 將損害寶寶的免疫功能, 在沒有感染指征的情況下, 請不要擅自使用抗生素。

4.用冰袋降溫。 ×

發熱時, 皮膚的毛孔是收縮的, 一刺激反而更不容易散熱。 如果用冰袋或冷水擦身, 經過冷敷, 體表溫度確實會降低, 但是測量肛門體溫或口溫就會發現, 寶寶的體溫更高了。

因為寶寶體內的溫度散不出去, 這會讓寶寶更不舒服。

5.光吃藥不喝水/高燒不吃退燒藥。 ×

能不吃藥就不吃藥, 若體溫超過38.5建議要吃退燒藥。 有的家長認為退燒藥效果不好, 退不下來, 是藥三分毒等等。 這和喝水有關係。 其實排尿排便也是寶寶散熱的一種方式, 多喝水就是促進多排尿。 光排尿又不補充水分, 更容易造成前面說的怕脫水, 發燒本來體內水分消耗就大, 所以一定要多喝水。

同樣的, 有的家長認為, 能不吃藥就不吃藥。 一樣的道理, 該吃藥的時候還得吃藥!當寶寶燒到38.5或超過39°也不給寶寶吃退燒藥, 寶寶體力會下降, 沒有精神, 此時給寶寶用藥, 會減輕寶寶的痛苦, 並保存體力對抗疾病。 布洛芬和乙醯氨基酚都是很安全的退燒藥,

可根據寶寶體重, 參照劑量對症下藥。

6.發燒就輸液。 ×

良心醫生都是這樣的:能不吃藥就不吃藥, 能不打針就不打針, 能不輸液就不輸液。 輸液退燒確實快, 但是容易讓寶寶的抵抗力下降, 免疫系統受到傷害。 當然了, 溫度實在沒辦法降下來, 還得聽醫生的。

【科學退燒】

溫水擦浴法是嬰幼兒最安全的物理降溫法。 寶寶發熱時, 用低於皮膚溫度的溫水擦浴, 可使機體的熱量通過傳導發散。 溫水擦浴還能提高溫度感受器熱敏神經元的興奮性, 抑制產熱過程, 加強散熱過程, 使體溫下降。 寶寶易於接受, 且無副作用。 用溫毛巾給寶寶擦身。 多擦血管密集的地方。 如脖子、腋窩、肘關節內外側, 股骨溝、手心腳心等

溫馨提示:

1.補充足夠的水分,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但不能讓寶寶吹風, 飲食清淡。

2.當體溫超過38.5°, 要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退燒藥(兒科醫生推薦的布洛芬和乙醯氨基酚)切勿交替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退燒藥。

3.若溫度超39度以上, 且還在持續上升, 建議立即就醫。

以上內容就為很多的家庭, 介紹了嬰幼兒的一些不適合做常用的退燒方法, 所以對於很多的家庭, 要想讓自己孩子, 能通過正確的方法進行退燒, 一定要瞭解以上內容, 選擇最適合自己孩子的一種退燒方法, 才能儘快的退燒成功, 也不會損傷孩子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