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非法胎兒性別鑒定亂象:機動車流動作案 3分鐘出結果

新華社廣州8月15日電題:機動車流動作案, 3分鐘告知胎兒性別——非法胎兒性別鑒定亂象調查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肖思思、劉羽佳

只要3至5分鐘, 花300元到500元, 通過麵包車上一台小小可擕式B超機, 就能瞭解正在孕育的胎兒性別……“新華視點”記者從多地衛計部門、醫院瞭解到, 一些違法分子用機動車裝載可擕式B超機, 進行非法胎兒性別鑒定。 這些可擕式B超機, 在網上購買幾乎“零門檻”。

非法胎兒性別鑒定亂象:機動車流動作案 3分鐘鑒定

多地發現利用機動車非法移動鑒定胎兒性別案

近日, 廣州市番禺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通報,

根據群眾舉報, 聯合區衛生監督所、市橋街公安派出所執法人員在番禺廣場查獲一起在機動車內進行非法胎兒性別鑒定的案件。 當場查獲非法使用的車輛和用於胎兒性別鑒定的B超機一台, 涉嫌違法人員兩人。 經辦案人員詢問, 嫌疑人黃姓女子長期從事胎兒性別鑒定, 用機動車四處流動作案。

據廣州市番禺區衛計局副調研員彭勇介紹, 為迎合一些當地人想生男孩的意願, 兩名涉嫌違法人員用機動車流動作案, 對胎兒進行性別鑒定。 他們通常與孕婦約好, 在指定的地點、時間見面, “醫生”在麵包車內給孕婦進行B超檢查。 只需要3至5分鐘, 就可以告知胎兒性別, 一次收費300元到500元不等。 記者看到, 被查獲的可擕式B超機,

外形與大號筆記型電腦相似。

從今年6月開始, 番禺區計劃生育領導工作小組在全區統一部署開展整治“兩非”——即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專項行動。 該案是在專項行動中查獲的首例案件。

彭勇介紹, 這些非法胎兒鑒定, 通常是通過熟人介紹單線聯繫, 孕產婦不會主動作證, 導致警方證據鏈不完整。 已經發現一些孕婦通過鑒定, 為生男孩而終止妊娠。 “兩非”行為是導致一些地方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的直接原因。

根據國家衛計委網站消息, 2016年, 全國查處並結案的“兩非”案件共6439件。 根據公開報導, 在安徽、江西、湖北、福建等地, 均發生使用可擕式B超機進行胎兒性別鑒定的案件。

利用可擕式B超機進行的“兩非”活動呈現明顯的“流動性”, “打一槍換一地”, 有的甚至是跨省跨境作案。

網路購買“零門檻”, 商家標明“獸用”規避監管

上述可擕式B超機是從哪裡來的?據瞭解, 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相關文件, 可擕式超聲診斷設備是按照第二類醫療器械進行管理, 生產、經營和使用此類產品須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和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等相關資質, 禁止生產經營企業銷售醫療器械給不具有相應資質的經營企業或使用單位。

“此類設備適用於專業機構, 由專業人員操作, 因此, 僅限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或醫療器械批發企業銷售, 並在醫生的建議指導下使用。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安全監管處副主任科員呂允春介紹說。

但記者發現, 在網路上購買這種便攜B超機非常容易。 在淘寶上搜索關鍵字“便攜B超機”, 相關商品數量很多。 記者點開一家信用為一顆鑽的B超機專賣店鋪, 其多款產品月銷量為10台左右。 經過溝通, 網店客服讓記者添加了其公司一名銷售經理的微信。

記者在這名銷售經理的微信朋友圈中看到, 有不少使用B超機時拍攝的小視頻和圖片, 其中不乏胎兒檢查的畫面:有一張B超影像圖片的文字描述是“雙胞胎”。

記者在淘寶搜索便攜B超機時發現, 不少商品的描述出現“獸用”二字。 記者詢問銷售經理得知, 此款B超機也可用於人體, 只是根據客戶需要, 安裝不同的系統而已。

據稱, 該儀器可對孕婦的乳腺、腹部進行超聲檢查, 公司還可向操作者提供培訓資料。

這名銷售經理表示, 客戶僅需支付100元訂金即可發貨, 餘款貨到付款, 全過程無需提供任何資質憑證。

為什麼這些店家標明儀器是“獸用”?呂允春介紹:“在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中, 對醫療器械的定義是‘直接或者間接用於人體的’。 若產品標明‘獸用’就不符合醫療器械的定義, 可以劃出監管範圍, 逃避管理和追責。 ”

加強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

造成非法胎兒性別鑒定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 是違法成本低。 “按照計生條例, 對進行非法胎兒性別鑒定的違法分子, 違法所得在一萬元以內罰款最多三萬元;在一萬元以上的, 處違法所得兩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罰款。

有些人會再次購買儀器, 換個地方重操舊業。 ”彭勇建議, 一定要加大對“兩非”打擊力度, 追究刑事責任並增加罰款金額, 提高犯罪分子的違法成本。

此外, 彭勇建議, 在銷售環節加強監管, 單位或個人從醫藥公司購買B超機, 應出具醫療從業資質;對於轄區內銷售的B超機, 衛計部門應跟蹤監管。

多位衛生計生專家建議, 應針對一些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嚴重偏高偏遠地區進行重點打擊, 並加強對非法胎兒鑒定鏈條下游“黑診所”、遊醫的查處。

呂允春建議, 應禁止生產經營企業向不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或個人銷售醫療器械, 要督促企業建立、健全購銷資質審核制度, 嚴格購銷管理。 此外, 需鼓勵公眾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舉報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