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蕁麻疹中醫叫什麼

中醫是一種比較保守的治療, 我們一般的治療方式有中西醫兩種方式, 西醫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 中醫其實也是存在風險的, 但是它的概率是比較低的, 蕁麻疹是可以通過中醫這種方式來治療的, 但是中醫蕁麻疹也是一定辯證的, 因為它還有一定發生的原因, 那麼蕁麻疹中醫叫什麼?

蕁麻疹:臨床表現為大小不等的風疹塊損害, 無定發處, 驟然發生, 迅速消退, 瘙癢劇烈, 愈後不留任何痕跡。

中醫認為風邪是蕁麻疹的主要原因,可分以下五型辨證。

陰血不足型蕁麻疹:這一類型的蕁麻疹患者多是以搔癢色淡, 患者會有頭暈目眩, 情志抑鬱, 脅痛隱隱, 舌紅口幹, 脈細弦或是帶數的症狀出現, 治療蕁麻疹要以養血柔肝為主。

藥用:川楝子、桑葉、生地黃、赤芍、白蒺藜、當歸、枸杞子、菊花、醋炒青皮等。

肝腎陰虛型蕁麻疹:這一類型的蕁麻疹患者發病的時機不固定, 發時散在不密, 顴紅, 眩暈, 腰峻膝軟, 心煩, 盜汗, 舌光紅, 脈細數。 治療蕁麻疹要以壯水涵木為主。

藥用:懷山藥、制首烏、生地、丹皮、黃柏、赤芍、山英肉、炙龜板、沙苑子、生牡蠣等。

沖任不調型蕁麻疹:這一類型的蕁麻疹患者多是為女性, 常在女性月經前期或是在經期加重並可能反復的發作,

經後消退, 發病時伴有胸乳脹痛, 腹痛, 性躁易怒, 月經不調或是量少, 苔薄, 脈弦, 華色不榮。 治療蕁麻疹要以調攝沖任為主。

藥用:生地、白芍、桃仁、制香附、蕪蔚子、紅花、川芎、當歸。 月經過多的蕁麻疹患者可以去桃仁、紅花、蕪蔚子,

加炮黑薑、炙甘草、烏藥;胸乳發脹, 結核觸痛, 加柴胡、失笑散;腹痛甚, 加金鈴子、延胡索。

氣血兩虛型蕁麻疹:這一類型的蕁麻疹患者多見於體弱患者, 風團色淡, 或白, 搔之略呈紅色, 反復發作, 經年不愈, 勞累加甚, 面光, 食少, 神疲, 欲睡, 苔多薄潤, 脈濡細。 治療蕁麻疹以調補氣血為主。

藥用:生黃芪、白術、黨參、當歸、炙甘草、廣木香、龍眼肉、白芍、生地黃、粉丹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