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家庭用藥常見誤區

家庭用藥常見<a>誤區

現在去醫院看病,沒有三種藥是回不來的,醫生開了很多藥給你,又告訴你服用的方法,可是你回家一樣會忘記這個,忘記那個,而且還私自的給自己調換劑量,覺著自己好點了,就把藥停了,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這裡總結了十一種最容易犯的吃藥錯誤。

時間錯位:

不少人服藥都安排在白天而忽視夜間。有的藥一日服兩次,應每隔12小時1次,有的每隔8小時一次,可是病人往往在三餐時服用,這樣白天血液中藥物濃度過高,而夜間很低,影響療效。

藥量過大:

通常治療量可獲得良好效果,若超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尤其是老人和兒童。然而有的人隨意加大劑量,這樣十分危險。

藥量偏小:

有人為了預防疾病或害怕藥物毒副作用,認為小劑量比較安全。其實這樣非但無效,反而貽誤病情,甚至產生耐藥性。

時斷時續:

藥物發揮療效主要取決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濃度。如不按時服藥,達不到有效濃度,就可能無法控制疾病發展。

療程不足:

藥物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如尿路感染需要7-10天,才可治癒。若用藥兩三天,症狀有所緩解就停藥,就可成為慢性感染。

當停不停:

一般藥物達到預期療效後就應停藥,否則會引起毒副作用如二重感染、依賴性,以及蓄積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