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脾虛是小兒最為常見證候 小兒脾胃好家長少煩惱

小兒出生以後在7歲前多陽氣不夠穩定, 而陰氣相對較穩, 故多為虛寒之體, 而脾虛是小兒最為常見的證候。 脾虛證的形成多在一歲左右, 主要原因為餵養不當, 脾虛一旦形成, 日積月累將容易釀生多種疾病, 如經常發燒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過敏性體質等。 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提醒, 對待小兒脾虛最好的方法就是消食導滯、健脾養胃。

何謂不當餵養?許尤佳說, 比如小孩胃口不好時還要強逼吃飯、一歲後還以母乳為主、經常喝涼茶(廣東人最愛的七星茶、開奶茶、竹蔗馬蹄水等)、睡覺前喝奶等,

以致小孩多會消化不好。 家長可以從舌苔、口氣、睡眠、大便、倒刺這五個方面來判斷小孩是否消化不好, 若有口氣、夜睡不寧, 不加以調理飲食就很容易生病;大便幹硬如羊屎、平時不在固定時間大便(下午三四點大便, 某日突然早上大便)、次數增加, 或某天不便而集中在第二天便便, 這些情況都是消化不良的徵兆。

許尤佳提醒, 日常生活中飲食上要多注意, 如夏天多給孩子喝溫水, 宜少量多次, 白開水偏涼, 可加陳皮;脾虛者不建議喝優酪乳, 可飲少量豆漿, 最好是黑豆+紅豆磨成的豆漿, 而不是普通的綠黃豆豆漿;日常多吃魚、蛋, 以及海參、鮑魚, 營養豐富;春夏天要養陽, 否則有過敏體質者秋冬易鼻炎發作, 所以要少吃寒性食物,

如冬瓜、西瓜、苦瓜、青瓜等, 扁豆、薏米炒過用更適宜, 青菜最好加薑或蒜頭炒過更好。

他最後強調, 小孩子要在病好後3-7日才能添加有營養的食物, 如高燒後想補瘦肉水, 須從少量開始, 退燒後飲食還應以清淡為主。

Tips

助消化食療方:三仙茶(炒穀芽麥芽各10g、炒山楂3-5g。 三歲以上為5g)

消化好時需健脾:陳香六君子湯(四君子+陳皮+香砂仁) 文/吳遠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