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如何防治嬰幼兒闌尾炎

提起急性闌尾炎, 恐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吧。 如今, 人們對於這種病已不感到害怕了, 因為只要及時把發炎的闌尾切除, 一般住院一周即能痊癒。 有人說:‘小孩肚子痛多數是肚了裡有蟲, 只要吃點藥把蟲驅出來就行了。 ’因此, 有些家長往往隨意給肚子疼的孩子吃止痛片或驅蟲藥, 致使患闌尾炎的孩子延誤診斷和治療, 造成闌尾穿孔。 有些孩子因為服用不足量的驅蟲藥, 致使蛔蟲穿過腸子進入腹腔, 引起細菌性腹膜炎, 則病孩很快會出現休克, 這就非常危險了。 因此, 對小兒的腹痛必須重視。 特別是嬰幼兒既不會訴述病史,

檢查時又不能很好地配合, 再加上五歲以下的嬰幼兒闌尾炎表現的症狀多種多樣。 所以, 醫生及家長更應警惕。

嬰幼兒闌尾炎不少見

急性闌尾炎是小兒腹部外科中最常見的疾玻據上海市兒童統計, 占急腹症中的首位。 發病年齡多在5~12歲之間, 5歲以下嬰幼兒闌尾炎比較少見, 占總數的10%左右。 同樣是急性闌尾炎, 但嬰幼兒炎症過程要比成年人迅速和劇烈。 這是由於成人腹腔內的大網膜比較長, 一旦闌尾炎發炎時, 它可以將整條闌尾包圍起來, 使之與腹腔隔離。 嬰幼兒的大網膜短而薄, 防禦功能差;加上嬰幼兒闌尾壁薄, 對細菌的抵抗力較差, 所以嬰幼兒急性闌尾炎比成年人容易穿孔, 病情也較重。

據統計, 嬰幼兒闌尾炎穿孔的發生率可達30~40%, 這一數字顯示了嬰幼兒闌尾炎早期診斷的重要性。

嬰幼兒闌尾炎有哪些症狀

腹痛是闌尾炎的主要症狀。 成年人如果發現先有上腹部疼痛, 以後轉移到右下腹痛, 伴有輕度噁心和嘔吐, 一般不難作出急性闌尾炎的診斷。 在小兒, 只有學齡期兒童才能訴述, 而嬰幼兒則只知道肚子痛而哭鬧。 但是, 可以根據小兒哭鬧及腹痛時所採取的體位來估計他的疼痛位置, 有些患闌尾炎的小兒喜歡臥向右側, 雙腿稍屈, 這是疼痛最輕的體位, 也有採取仰臥位的;但很少採取左側臥的, 因為闌尾的位置在右邊, 如果向左側臥, 將會使發炎的盲腸牽動和下垂, 加重疼痛。 此外, 患兒感到任何動作都可增加腹內疼痛,

故他選擇好某一體位後, 就會儘量保持固定位置, 避免變動。

小兒得了闌尾炎除有腹痛症狀外, 還可出現一系列消化道疾病症狀, 如噁心、嘔吐、腹瀉等。 這些症狀比之成年人要嚴重得多, 尤其是5歲以下的嬰幼兒, 往往是先有噁心和嘔吐, 以後再出現腹痛, 所以常常被誤診為消化不良症。 患闌尾炎的小兒還常常伴有腹瀉, 但糞便量不多, 僅為少量稀薄粘液, 有時因為大便次數增多, 便中帶有少量血液, 容易被誤診為細菌性痢疾。 闌尾炎伴有發熱也是常見的, 由於小兒抵抗力差, 體溫可高達38~39℃, 年齡愈小體溫愈高, 很多以感冒誤治。

由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 闌尾炎的臨床表現不典型, 因而遇有小兒吵鬧不安的腹痛表現,

以及原因不明的嘔吐與發熱時, 即應想到闌尾炎的可能性。 絕不可按成年人闌尾炎的症狀和表現去衡量小兒, 以免發生誤診。

怎樣做腹部檢查

患了急性闌尾炎, 不論成年人或小孩, 右下腹部都有壓痛, 也有腹肌緊張或強直感。 但是, 要尋找小兒腹部是否不壓痛和腹肌緊張是比較困難的, 因為小兒大多不與醫務人員合作, 檢查時往往會大哭大吵, 拼命掙扎反抗。 兒科醫生為了取得病兒的配合, 檢查時總是儘量想法消除病兒的恐懼心理, 轉移他的注意力。 作為家長, 最好在小兒出現腹痛時, 也耐心試做腹部按壓檢查, 並仔細詢問腹痛的部位, 提供給醫生作參考。 檢查時, 可由母親將孩子抱在懷裡或給他哺乳,

使之注意力分散, 然後觸摸孩子的腹部, 邊摸邊觀察小兒, 是否有痛苦的表情, 腹部有無比較硬的現象。 當檢查到有疼痛的部位時, 小孩會叫痛或用手來推開。 有時候還可試拿小孩自己的手去接觸腹部。 當觸到痛處時, 他會把手縮回去, 但這些檢查需要重複多次才有參考價值。 醫生有時不得不用一些鎮靜劑, 待小孩入睡後再做詳細的腹部檢查。 這種檢查往往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再配合化驗的結果才能作出可靠的診斷。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普及和發展, 單純性闌尾炎通過手術都可治癒。 但闌尾炎穿孔引起腹膜炎時, 仍嚴重威脅小兒生命, 或造成各種合併症, 所以早期診斷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