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孩子的藥該怎麼吃?

家長都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直健健康康, 但是遇到感冒、發熱、消化不好等問題也是再所難免。 不過在生病用藥上, 不少家長卻十分隨意, 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都是稀裡糊塗的, 還有些家長用成人藥物“酌情減量”給孩子服用, 因而也導致兒童用藥不安全的事件頻頻發生。 那麼, 孩子的藥到底該怎麼吃呢?該有哪些用藥原則呢?

1、首先兒童專用藥

在我國, 按照相關要求, 兒童藥應該為顆粒劑或口服劑。 但是目前中國市場上90%以上的藥品都沒有兒童劑型。 同時, 因為兒童藥嚴重缺乏, 很多兒科醫生被迫給孩子使用成人藥品。

據統計, 兒科臨床用藥5成以上都是超說明書用藥, 這也給兒童健康帶來隱患。 因此, 媽媽們在給寶寶選擇藥品時候, 首先明確一個原則就是儘量選擇兒童專用藥。 如果一定要用成人藥, 也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這樣才能更安全。

2、少用藥

不少家長普遍認為, 凡藥必能治病或有益於健康, 卻往往忽視了藥物的毒副作用。 於是這也便產生出一個怪像——家長們對孩子的食物十分在意, 但對兒童安全用藥卻顯得過於馬虎。 其實, 寶寶的身體還在發育過程中, 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全, 肝臟解毒功能也不健全, 對藥物的不良反應也會超過成人。 而據調查顯示, 在造成用藥不良反應的原因中, 用藥過量超過40%。

因此, 在給寶寶用藥時, 除了要選擇專業兒童藥, 在用量上也一定要謹慎。 像宛西製藥首個重磅推出的太子金顆粒不僅是治療嬰幼兒童飲食內滯所致厭食、消化不良等症狀的兒童專用藥, 更採用1克金裝的獨特劑量包裝, 專為0~12歲兒童設計, 這樣會使寶寶用藥更精准, 更安全。

3、用好藥

不少家長對藥品的好壞判斷基礎就是藥品價格, 認為貴就是好。 事實上, 判斷一個藥物“好不好”不是簡單的事, 更不能憑感覺。 首先選擇的藥品要符合國家標準;其次藥品要安全、副作用小;最後, 選用的藥品要有效。 尤其是選擇中藥時, 要處方搭配科學合理, 選材精良, 炮製規範, 還要檢測指標明確, 保證有效成分及含量穩定。 像仲景太子金顆粒,

其方源自明末著名醫家吳又可所著《瘟疫論》中的“三甲散”, 經我國已故著名兒科專家李晏齡教授依化裁而得。 宛西製藥選用GAP(中藥材生產品質管制規範)藥材基地所產的太子參, 並甄選枳實(炒)、砂仁、雞內金(醋制)、山楂(炒焦)、鱉甲(醋制)、穿山甲(制)等七味純中藥精製而成, 經結果表明:太子金顆粒可以提高患兒消化酶的含量, 補充有益微量元素(鐵、鋅、鈣、錳), 調節必須氨基酸的合成。 其治療小兒厭食症痊癒率80.74%, 總有效率96.33%, 增食率93.5%, 平均起效時間22.43小時。 。

藥物是把雙刃劍, 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影, 尤其嬰幼兒的用藥更為複雜, 因此, 媽媽在給孩子選擇藥品時, 一定要明確孩子該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 才能避免不科學用藥給孩子健康帶來的風險和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