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秤鉤風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本品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 雲:秤鉤風, 江西有之。 蔓延牆垣, 綠莖柔韌, 葉有尖而禿澀糙, 有直紋數縷, 土人未知所用。 根據記載及其附圖,

與今所用的秤鉤風相同。

【拼音名】Chènɡ Gōu Fēnɡ

【別名】追骨風、華防己、湘防己、穿山藤、杜藤(浙江)、土防己、過山龍、花防己。

【來源】

藥材基源:為防己科植物秤鉤風的根或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ploclisia affinis(Oliv.)Diels[D.chinensis Merr.]

採收和儲藏:四季均可采, 以秋季采者為佳。 挖取根部及割取老莖, 除去泥土, 砍成10-30cm長的小段, 曬乾。 民間亦有采鮮根或鮮莖葉用者。

【原形態】秤鉤風 木質藤本, 長達7-8m。 嫩枝草黃色, 有直線紋, 老枝紅褐色, 散生縱裂的皮孔;腋芽2個, 疊生。 葉柄與葉片等長或較長;葉三角狀扁圓形或菱狀扁圓形, 長3.5-10cm, 寬度稍大於長度, 先端短尖或鈍, 基部近截平至淺心形, 邊緣有波狀圓齒, 掌狀脈5條。 聚傘花序腋生, 有花3-10餘朵;花單性異株;雄花萼片6, 2輪, 橢圓形, 長2.5-3mm;花瓣6, 卵狀菱形, 短於萼片,

基部兩側內折成耳狀, 抱著花絲;雄蕊6。 核果紅色, 闊倒卵形, 長8-10mm, 內果皮骨質, 背肋兩側有小橫肋狀雕紋。 種子馬蹄形。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常生於林緣。

資源分佈:分佈於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

1.性狀鑒別 根呈不規則圓柱形, 直徑1-6cm。 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 有不規則溝紋和橫裂紋, 皮孔明顯。 質硬, 不易折斷, 斷面散佈多數小孔, 有2-7輪偏心性環紋和放射狀紋理。 氣微, 味微苦。 莖藤圓柱形, 長10-30cm。 表面灰棕色, 有不規則溝紋、裂隙和枝痕。 質硬, 不易折斷, 斷面有2-7輪偏心性環紋及放射狀紋理, 髓小。 氣微, 味微苦。

2.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10餘列厚壁木栓細胞。 皮層有單個或成群的石細胞。 中柱維管組織為異型構造。

維管束排成2-7同心環, 每環外側有石細胞環帶, 與韌皮射線石細胞相連。 有的石細胞含草酸鈣方晶。 木質部導管近圓形, 多單個散在;木纖維發達。

【鑒別】理化鑒別3.1取根粉末0.5g, 用氨性氯仿10ml浸泡24小時, 濾過。 氯仿液濃縮至幹, 用0.1%硫酸溶液溶解, 滴加改良碘化鉍鉀試液, 產生紅棕色沉澱。 (檢查生物鹼)3.2薄層色譜①取根粉末2g, 加氨性氯仿浸泡24小時後濾過。 濾液減壓濃縮至幹, 以稀鹽酸溶解, 酸液氨水鹼化至pH 8-9, 再以氯仿提取, 氯仿液濃縮, 作供試液, 另取去甲粉防己堿製成對照品溶液, 吸取兩溶液點樣于同一薄層板上, 以氯仿一甲醇(50:3)展開, 展距17cm。 改良碘化鉚鉀噴霧顯色,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處顯紅棕色斑點。 ②另取根粉末2g,

加乙醇回流提取,乙醇液減壓濃縮後作供試品,取木蘭花堿製成對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點樣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一冰醋酸一水(4:1:5)上層液為展開劑展開, 展距6cm。 取出後晾乾, 置紫外燈(254nm)下觀察螢光色斑, 再用改良碘化鉍鉀試液顯色,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處顯紅棕色斑點。

【炮製】除去雜質, 洗淨, 粗大者鋸斷劈開, 水浸, 潤透, 切厚片, 曬乾。

【性味】苦;涼

【歸經】肝;膀胱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利尿解毒。 主風濕痹痛;跌撲損傷;小便淋澀;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

【臨床應用】山龍藥酒 秤鉤風171g,徐長卿64g,大血藤107g,麻口皮子藥64g,川芎214g,當歸42.7g,白芍64g,熟地黃64g。 以上八味,粉碎成粗粉,用白酒適量浸漬10-15日後,緩緩滲漉,收集漉液;另取蔗糖926g。

製成糖漿,加入上述漉液中, 搖勻, 靜置, 濾過,製成5000g,即得。 本品為棕紅色的澄清液體;氣香, 味苦、微辛、甜。 乙醇含量為38%~45%。 功能追風祛濕, 舒筋活血, 滋補強身。 用於風濕勞傷, 筋骨疼痛, 四肢無力, 腰膝酸軟, 活動不利等症。 口服, 每次20~40ml, 每日2次。 孕婦慎用。 [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二冊)1990年]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