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老人下肢浮腫的原因

引起老年人出現下肢浮腫的原因是比較多的, 可能是因為心臟病, 也可能是因為肝臟病或者腎臟病, 所以對於老年人下肢浮腫這種情況, 我們建議身為子女的你們應該要及時的帶老人去醫院檢查一下身體。 如果是由於腎臟病引起的下肢浮腫的, 我們建議老人應該要調節腎臟的功能。

下肢浮腫是老年人比較常見的症狀。 這種浮腫的出現, 往往提示已患有某種疾病, 因此, 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病因。 醫生檢查一個人是否有下肢浮腫, 一般是用手指按壓被檢查者小腿前內側或內踝附近, 如果此處按壓後出現明顯凹陷, 即認為有浮腫, 凹陷越深, 浮腫越重, 這種浮腫又叫“凹陷性浮腫”, 用以區別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的“非凹陷性浮腫”。 下肢浮腫多數為雙側性, 也有少數為單側性。 雙側性兩下肢浮腫的程度多比較對稱。 它的常見的主要的病因有下列幾種:

一是心臟病。 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及肺原性心臟病等心臟病患者, 如果病情發展到心力衰竭階段(主要是右心衰竭), 就可出現下肢浮腫, 浮腫的輕重常與病情的輕重相關, 患者感到心悸、氣急, 通過測血壓、心電圖、心肺X線檢查等, 結合病史與體格檢查, 可對這些心臟病作出診斷。

二是肝臟病。 主要是肝硬化(由肝炎及血吸蟲病等疾病引起), 因血液中白蛋白減少(白蛋白是由肝細胞製造的), 患者可出現下肢浮腫, 此時肝功能常出現不正常, 例如鋅濁度增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血清蛋白電泳示γ球蛋白增高, 此外, 肝癌亦常有下肢浮腫, 使用B型超聲波、肝掃描等檢查可作出診斷。

三是腎臟病。 如慢性腎炎、腎病綜合症、慢性腎盂腎炎等。

這些病由於大量白蛋白從尿中排出, 致使血中白蛋白降低, 從而可引起下肢浮腫。 尿常規檢查, 有蛋白陽性, 並可能有紅細胞、白細胞及管型。 血液中尿素氮與肌酐升高, 肌酐清除率明顯降低。

其他不太常見的病因尚有貧血、絲蟲病所致的象皮腫、慢性下肢靜脈阻塞及營養不良性浮腫等。 老年人單側性下肢浮腫不太常見, 發生的原因是該側下肢的靜脈或淋巴管被阻塞或被壓迫所致, 如淋巴管炎、靜脈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靜脈炎、惡性腫瘤壓迫該側較大的靜脈等。 在醫院通過相應的檢查, 可作出診斷。

此外, 尚有一種原因不明的所謂“特發性浮腫”, 多見於中老年婦女, 一般認為系內分泌功能失調所致,

患者雖經一系列檢查, 但找不到上述下肢浮腫病的證據。 建議往醫院檢查, 找出病因積極治療, 切不可亂服藥, 小腿浮腫在老年人比較常見, 而有時檢查不出什麼具體病因, 此時若給予利尿藥情況也未必能好轉, 還可能招惹其他問題。 老年人由於高齡, 通常是坐多而活動少, 小腿浮腫多半是生理性, 夜間休息後能好轉, 適當增加活動可能有益。

我們都知道腎臟出現問題, 可能會導致我們的體內尿液無法及時的排放出來, 就會造成下肢浮腫這個問題。 而老年人由於身體器官的衰老, 可能是會遇到腎臟衰竭或者肝臟衰竭等問題的, 所以我們希望對於老人下肢浮腫這個問題要好好的瞭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