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馬骨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食療本草》

【拼音名】Mǎ Gǔ

【英文名】Horse bone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科動物馬的骨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採收和儲藏:宰殺後剝去皮, 除去內臟及肉, 留下骨骼, 晾乾。

【性味】味甘;性微寒

【歸經】脾;腎經

【功能主治】醒神;解毒斂瘡。 主嗜睡;頭瘡;耳瘡;臁瘡;陰瘡;瘭疽

【用法用量】內服:燒灰, 入丸、散, 每次1-2g, 每日3次。 外用:適量, 燒灰研末, 調敷。

【注意】《本草經集注》:馬骨傷人, 有毒。

【各家論述】

1.《別錄》:頭骨:主喜眠, 令人不睡。

2.《食療本草》:小兒患頭瘡, 燒馬骨作灰, 和醋敷。 亦治身上瘡。

3.《日華子本草》:頭骨燒灰, 敷頭耳瘡佳。

4.《綱目》:止邪瘧:燒灰和油, 敷小兒耳瘡、頭瘡、陰瘡、瘭疽有漿如火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