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只需5小時睡眠? 聽聽專家怎么說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香港“東網”4月18日報道, 人一天中會有不少的時間都在睡覺, 但長期睡眠質量不好恐增加健康風險。 美國紐約大學蘭貢醫學中心(NYU Langone Medical Center)日前發表研究報告, 建議成年人每晚睡7至10小時, 并解答了六種現代人常見的睡眠疑惑。
1.成年人只需5個小時或更少睡眠時間?
專家指, 有大量證據證明, 每晚睡眠少于5小恐令健康風險上升, 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或猝死的機會。
2.大腦和身體可適應更少睡眠?
專家指, 人的身體需經過數次睡眠周期才能完全恢復, 讓身體和大腦處理記憶、調節情緒和恢復免疫系統。
3.睡前喝酒有助入睡?
專家稱, 酒精可以幫助入睡, 卻難以使人實現深度睡眠, 睡前喝酒會大幅降低休息質量。
4.睡不著也不要起床?
專家表示, 若超過15分鐘仍無法入睡, 應起床進行簡單的活動, 例如疊襪子。
5.在床上看電視令人放松?
專家指, 應盡量避免睡前使用手機和電視等設備。 因為這些設備會發出明亮的藍光, 影響腦部釋放褪黑激素, 進而使人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入睡。
6.賴床對身體無害?
不少人在鬧鐘響后, 仍會在床上爭取多數分鐘的睡眠時間, 但其實大腦會因而重新進入快速眼動期, 令人醒來時昏昏欲睡。 (實習編輯: 周思敏 審稿:譚利婭)